崔卫峰

作品数:27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少数民族大学生胡塞尔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西部科技》《黑龙江史志》《中国青年科技》《党史博采(下)》更多>>
所获基金: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马克思实践范畴的解释困境与三重新阐释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31-34,46,共5页邢玉红 崔卫峰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课研究专项“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金课’建设研究”(20VSZ107)的阶段成果;2018年度校级教改课题“研究性学习在‘原理’课中的探索与实践”(2018JZ-2018-03)的阶段成果。
实践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研究和探讨核心范畴是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学理性和实效性的重要一环。然而,目前我国高校使用的思政课教材和一些研究论述中,存在对实践范畴的理解过于简单,对实践范畴本质的把握不全面的问题,导致...
关键词:实践 主体性 批判性 革命性 价值维度 
王弼本《道德经》十八章“伪”意辨析
《兰台世界》2016年第8期152-154,共3页崔卫峰 
陈鼓应则在其近年来先后出版的两版《老子今注今释》^([1]145[2]145)中均将此处之"伪"解释为"虚伪";而冯友兰在其《中国哲学史新编》^([3]249)中认为王弼本《老子》十八章第二节"智慧出,有大伪"一节中的"伪"应为"人为"之意。笔者认为,...
关键词: 人为 无为 去伪 
哲学家张载与“天人合一”被引量:1
《兰台世界(下旬)》2015年第1期78-79,共2页姜兴 崔卫峰 
张载在阐述封建伦理的本体根据时,也同样用天人合一的思想来建立起天道的理论体系,使伦理思想和本体论实现有机的结合。张载的学术思想在我国的思想文化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后世的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张载 天人合一 思想 气本论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主体的相互关联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442-443,共2页田劼 崔卫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分为三大主体:领袖人物、理论工作者以及人民大众群体。三者紧密关联、相互影响。三大主体不断深入、互动,促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水平大幅度提升。文章着重描述的是三者间的关联性,分析理论工作者和人民群众间、...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领袖人物 实践 理论资源 
李大钊马克思主义观的接受路径探析被引量:1
《党史博采(下)》2013年第5期8-10,共3页黎思怡 崔卫峰 
李大钊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人,并不是一个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从早期的民彝自由观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观有一个思想和时间的发展过程,这种变化是其强烈的挽救民族危亡的目的指向性、其民彝自由观的群体指向性、以及李大钊自身的与...
关键词:李大钊 马克思主义观 转变原因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历史地位
《党史博采(下)》2013年第3期31-33,共3页黎思怡 崔卫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根本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精神动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规范的有机整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继...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地位 
论法律在增强新疆信教群众国家认同感中的作用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31-33,共3页谢军舟 崔卫峰 
法律是国家意志的集体体现,是增强信教群众国家认同的重要资源。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地区,应当充分利用法律这一资源,增强各民族信教群众的国家认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依法保障信教群众的信仰自由,另一方面要严格执...
关键词:法律 信教群众 国家认同 
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第5期66-67,69,共3页李兰 崔卫峰 
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解放而努力,为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这是马克思主义一贯的和不变的立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立场,以服务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宗旨,走社会主义法制化和民主化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人民内部矛盾 法制 民主 
从《大众哲学》看艾思奇认识论思想的深化与发展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3-17,35,共6页李兰 崔卫峰 
文章从《大众哲学》前后版本变化的角度入手,分析了艾思奇认识论思想变化的特点和原因,指出他的认识论思想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关键词:艾思奇 《大众哲学》 认识论 深化与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期社会精神风貌探析——以农八师一四三团为例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17-21,共5页崔卫峰 
石河子大学新疆屯垦与文化研究院开放课题(2007TKA05);2008年石河子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项目(RWSK08-Z04)
良好的精神风貌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初期非常突出而又重要的社会精神体现,军垦人不怕困难、大公无私、艰苦朴素、互帮互助的工作和生活作风是这一时期社会精神风貌的基本特征。该文认为,卓有成效的起义部队改造工作、扎实细致的思想政治...
关键词:兵团 精神风貌 特征 成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