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宪

作品数:22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画书屋艺术教育家文革艺术青年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界》《学术评论》《画刊》《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看元堂
《学术评论》2015年第5期72-73,共2页张友宪 
2007年,我在美术学院硕士生毕业展上见到一张很大的山水画。这张画画得不错,但更让我感兴趣的是右上角的一段长跋,以小行楷书写,端庄而不失灵动。我当时就表扬那位同学:“你这字写得不错啊!”他也很老实,说:“这字是刘元堂写的...
关键词:美术学院 山水画 硕士生 研究生 书法 
出发点即是归宿
《中国美术研究》2015年第1期104-106,126,共4页张友宪 
古往今来,中国传统山水画与生俱来就有道的意味,是道的重要载体。我们的山水画教学研究和创作学习都应以追求道为出发点。出发点是思想,是艺术的体悟。因此,山水画教学的出发点,首先是要让学生了解道和技的关系,不仅仅是技道并进,更要...
关键词:山水画教学 精神文化性 “出发点” 技道并进 “所好者道” 
出发点即是归宿
《收藏与投资》2014年第7期23-27,22,2,共7页张友宪 
笔者特别同意这样的一种说法:二十世纪以来的美术教育对艺术的科学性关注比较多,要求贴近生活,深入观察生活(这肯定没有错),但对艺术的精神文化性关注得很不够(这也是实情)。对于我们山水画实践者来说,深入观察自然是必须的,但从生命终...
关键词:艺术作品 潘天寿 观察生活 中国画艺术 山水画教学 以书入画 陈师曾 赵望云 张彦远 石涛 
“闳约深美”的积淀--南京艺术学院百年华诞美术作品展揭幕
《美术》2012年第12期30-31,共2页丁涛 张友宪 
作为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于12月8日迎来百年华诞。由中共江苏省省委宣传部、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南京艺术学院共...
关键词: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 百年华诞 作品展 江苏省教育厅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 积淀 江苏省文化厅 
从刘海粟谈开去
《画刊》2012年第12期40-43,共4页张友宪 靳卫红 
时间:2012年10月28日地点: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展览馆靳卫红(下称"靳"):我想借南艺校庆之际跟您谈谈一个老话题,这就是刘海粟。这是个特殊的名字,16岁创办美术学校,创男女同校,用人体模特写生。在江湖上与各色人等交往,他结交的人群里...
关键词:刘海粟 徐悲鸿 中国画 蔡元培 现实主义 艺术教育 艺术家 艺术创作 上海美专 中国美术 
《世纪恩怨》与名士恩怨的消遣与再利用——由《世纪恩怨》一书说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2年第3期129-131,共3页张友宪 
荣宏君的《世纪恩怨》主要涉及徐悲鸿、刘海粟二人恩怨的方方面面,但却让人失望地看到一个严肃的学术命题被最终演绎成快餐式的文化消费以及作者收藏的两封徐悲鸿私人信札的宣传手册。究其缘由,笔者认为这应归结为作者有失公允的"拥徐贬...
关键词:《世纪恩怨》 徐悲鸿 刘海粟 
中国画法刍论——吕凤子《中国画法研究》引发的思考被引量:1
《中国书画》2012年第4期78-82,共5页张友宪 顾伟玺 
吕凤子是对中国民族绘画艺术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画家、理论家和著名的艺术教育家。《中国画法研究》是他20世纪50年代关于中国画画理、画法的专门著作。凤先生成书的时期,正历经中国画发展诸问题论争的关键时刻。1954年,北京中国画研究...
关键词:中国画 吕凤子 画法 艺术教育家 1954年 形式与内容 艺术发展 民族绘画 
丹青流芳 风范长存——纪念谢海燕教授诞辰100周年笔谈被引量:1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3期1-2,共2页沈健 文晓明 米如群 邹建平 保彬 沈行工 张友宪 徐建明 刘蟾 王伯敏 
今年3月16日是谢海燕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这位著名的艺术教育家、画家和艺术理论家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事业以及南京艺术学院的建设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本刊特设纪念专栏,邀请部分专家、学者以笔谈的方式纪念这位先辈艺术家...
关键词: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教授 丹青 艺术教育事业 南京艺术学院 中国现代 艺术教育家 艺术理论家 
感念谢海燕老师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3期5-6,共2页张友宪 
他站在那里,气宇轩昂,朴素的展厅中由是添加了庄重之气,让我们这些未出茅庐的艺术青年也多了几份好奇。这老人是谁?这位像守护孩于一样看护展品的老人到底是谁?在当时稚嫩的我看来,那整洁的中山装,显溢的是典雅,是深邃;那满头...
关键词:老师 艺术青年 中山装 老人 好奇 文章 
感念谢海燕老师
《中国花鸟画》2009年第5期102-103,113,共2页张友宪 
他站在那里,气宇轩昂,朴素的展厅中由是添加了庄重之气,让我们这些未出茅庐的艺术青年也多了几份好奇。这老人是谁?这位像守护孩子一样看护展品的老人到底是谁?在当时稚嫩的我看来,那整洁的中山装,显溢的是典雅是深邃;那满头的...
关键词:画家 艺术青年 毕业作品 “文革” 老人 谢海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