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

作品数:31被引量:220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甘肃小陇山城市规划区重金属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农业环境科学学报》《环境科学学报》《微生物学杂志》《土壤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蒙古荒漠草原土壤氨挥发对外源氮输入的响应
《中国沙漠》2024年第6期178-186,共9页饶玉良 曹春 张晓雪 鲁畅 岳平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专项经费项目(2022437);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放基金重点项目(YSS202102)。
氨(NH3)挥发是干旱区土壤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内蒙古荒漠草原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关于土壤氨挥发如何响应氮沉降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本研究以内蒙古荒漠草原为对象,采用通气法原位动态观测手段,研究在不同氮沉降背景下土壤氨挥发特征及...
关键词:荒漠草原 氨挥发 氮沉降 损失率 结构方程模型 
近20年兰西城市群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转型的时空响应被引量:10
《环境科学》2024年第6期3329-3340,共12页梁膑月 曹春 李锦超 唐千惠 吴育垚 肖潇 饶玉良 王继伟 杨丽琴 
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JR5RA144);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NWNU-LKQN2021-32)。
快速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加剧了对现代城市群中各种生态系统服务退化的威胁,探索城市群尺度下的生态安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以兰西城市群为研究区,选择2000、2005、2010、2015和2020年土地利用数据,引入景观生态风险指数,运用土地利用转移...
关键词:兰西城市群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风险 时空演变 
“环境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与探索被引量:1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57-62,共6页曹春 唐千惠 肖潇 
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资助项目(NWNU-LZKX-202305)研究成果;西北师范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助力西北乡村振兴的环境工程专业教学科研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研究”(202220050305)研究成果。
为满足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需求,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亟待进一步改革和优化。本研究以硕士生“环境工程学”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授课形式、考核方式等方面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优化展开探讨,提出科研反哺教学、重视实践技能与英语能...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 研究生课程 教学模式优化 创新性 
基于卫星和地面监测的河西走廊O_(3)浓度时空分布及潜在源区分析被引量:3
《环境科学》2023年第9期4785-4798,共14页李锦超 曹春 方锋 唐千惠 梁膑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61034);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JR10RA454)。
基于2005~2020年OMI遥感卫星O_(3)柱浓度数据,结合河西走廊地区10个国控点环境自动监测站大气污染物数据和全球资料同化系统(GDAS)气象资料,利用克里金插值法、相关性分析和后向轨迹(HYSPLIT)模型,探讨河西走廊近地面O_(3)时空分布特征...
关键词:O_(3) 河西走廊 时空分布 后向轨迹 潜在源区 
不同种植方式对农田土壤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机制被引量:1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年第2期128-134,共7页曹春 唐千惠 张鹏 李锦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61034);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项目。
选取白银市工业污水灌溉区为研究对象,设置大棚、大田的种植方式,对土壤环境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和磷酸酶四种土壤生物酶活性进行测定分析,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农田土壤生物酶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四种土壤生物酶活性均受到...
关键词:土壤生物酶活性 重金属污染 种植方式 影响机制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高铝粉煤灰制备莫来石过程重金属迁移规律及环境风险研究被引量:4
《环境科学学报》2023年第4期427-438,共12页迟玉玺 石垚 曹春 杨晨年 张建波 李会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o.U1810205)。
产生并堆积于中国内蒙古西部的高铝粉煤灰,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还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但因其含有丰富的铝硅资源,可通过制备铝硅系材料对其进行资源化利用.然而,类似这种固废资源化产品,其生产和使用全生命周期过程的环境影响...
关键词:高铝粉煤灰 资源化利用 重金属 物质流 生态环境风险 
长江经济带典型锌冶炼园区不同固废处置模式生态效率研究被引量:2
《生态学报》2022年第6期2461-2476,共16页刘伟宁 石垚 张晨牧 刘朗明 李会泉 庄才备 孙天友 胡应燕 曹春 李强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C1903305);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30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701550)。
我国铜铅锌有色冶炼固废种类多、存量大,富含多种环境毒害元素如镉铬汞砷等,而目前固废末端处置方式单一,对其所含的大量铜铅锌银镍等有价金属组分也未能有效分离,固废污染防控与高效资源化利用问题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锌冶炼 投入产出分析 生态效率 固废协同利用 情景分析 
温室与大田种植方式对胡萝卜生长过程中重金属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
《环境科学》2022年第2期1004-1014,共11页曹春 任丹 吕贞英 张鹏 李锦超 陈勋文 王俊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7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807360)。
研究不同种植方式下作物重金属吸收过程对重金属污染风险管控有重要意义.以胡萝卜为例,对比温室和大田种植方式下,3个关键生长时期6种重金属(As、Cd、Cr、Cu、Pb和Zn)的吸收转运特征,结合根际土壤理化参数,探讨种植方式对胡萝卜生物量...
关键词:温室 大田 胡萝卜 重金属 生长过程 
大宝山污灌区土壤-蔬菜系统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风险评价被引量:22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20年第7期1521-1531,共11页曹春 张松 张鹏 刘雨晨 陈勋文 王俊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180736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41761074);广东省普通高校自然科学研究特色创新项目(2018KTSCX199)。
为研究酸性矿山废水浇灌对土壤-蔬菜体系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迁移特征的影响,进而评估蔬菜摄入带来的健康风险,选取广东省大宝山农田8种蔬菜及其生长土壤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地下部富集系数(BBCF)和转运系数(TF)分析蔬菜不同部位对Cu...
关键词:蔬菜 重金属 生物富集 迁移特征 风险评价 
暖温带针阔叶林下土壤微生物区系群落特征及其动态研究被引量:3
《微生物学杂志》2016年第3期7-13,共7页张克弟 巨天珍 王继伟 惠亚梅 曹春 张宋智 刘小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1080);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GS05134)
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导致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变化,是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的任务之一。结合甘肃天水小陇山土壤微生物多年调研资料,在总结针叶林和阔叶林下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阔叶林转化为针叶林后土壤微生物的动态。结果表明:1暖...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特征 林地转化 阔叶林 针叶林 暖温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