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波

作品数:14被引量:5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微型浮游动物台湾海峡摄食压力生长率小型浮游动物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科学》《高师理科学刊》《教育进展》《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二形四链藻生长的氮、磷营养动力学特征
《高师理科学刊》2025年第1期53-57,71,共6页曾祥波 谷栋亮 江兴龙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JAT190349);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617)。
比较研究了在氮、磷不同初始质量浓度下二形四链藻(Tetradesmus dimorphus)的生长响应,通过Monod方程计算得出二形四链藻对氮、磷的营养动力学参数(μ_(max),Ks).结果表明,当氮质量浓度大于4.0 mg·L^(-1),磷质量浓度大于0.200 mg·L^(...
关键词:  二形四链藻 生长动力学 
适应乡村振兴发展的高校水产类专业教育改革方案初步探索
《教育进展》2022年第11期4727-4733,共7页谢钦铭 黄良敏 刘贤德 陈融斌 曾祥波 郑伟刚 
本文从我国乡村振兴发展需要出发,在深入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水产类专业教育办学模式方面问题的基础上,在我国高校水产专业的以下几个方面改革策略作了初步探讨:水产类专业的招生方式、水产类专业设置体系、水产类专业的素质教育方式、课...
关键词:乡村振兴 水产 专业教育 发展 
低盐虾塘浮游生物群落及摄食研究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2期99-104,共6页曾祥波 黄永春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617);集美大学李尚大基金项目(ZC2011009);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B16157)
2017年5月5日,于福建厦门杏林浦林村对4口处于不同养殖阶段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低盐虾塘进行了浮游生物群落调查,并运用"稀释法"研究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在养殖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从以绿藻...
关键词:低盐虾塘 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微型浮游动物 
紫外线臭氧组合工艺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黑龙江水产》2015年第6期42-48,共7页朱峰 江兴龙 曾祥波 
国家海洋局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区域示范专项;2012FJ03号;鳗鲡现代产业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开放基金;ZK2013004号
开展了臭氧在养殖海水水体中的吸收和分解浓度变化、紫外线照射强度对海水臭氧浓度的分解速度影响及大黄鱼幼苗对臭氧浓度的耐受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单位立方米海水以4g/h的臭氧输入量,约20min可使水体达到臭氧灭菌消毒浓度0.6mg/L;自...
关键词:大黄鱼 臭氧 紫外线 海水养殖 
台湾海峡南部夏季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被引量:1
《海洋科学》2012年第8期28-34,共7页曾祥波 黄邦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31004;40730846)
2005年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4个站位应用"稀释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其的摄食死亡率。结果表明,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k)和摄食死亡率(g)分别为0.52~1.34 d-1...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 浮游植物 色素类群 摄食压力 台湾海峡 
基于傅立叶耳石形态分析法对几种家鱼仔稚鱼的种类判别分析被引量:13
《中国水产科学》2012年第6期970-977,共8页曾祥波 张国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670125);集美大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C60813)
于室内养殖条件下研究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和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us)胚后发育阶段矢耳石的形态发育,采用椭圆傅立叶分析法,基于矢耳石形态,比较了以孵化后日龄、耳石形态、发育期以及...
关键词:傅立叶 耳石 仔稚鱼 种类判别 
厦门西海域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及其生产力的季节变动被引量:7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1期109-115,共7页曾祥波 黄邦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31004,4073084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于2004年9月~2005年11月通过定点逐月采样调查,研究厦门西海域微型浮游动物的丰度、生物量及其生产力的季节变动特征.结果表明:微型浮游动物群体总丰度在3310-21725 ind/L间变动,于2、5和8月分别有一个峰值,对总丰度贡献较大的主要是...
关键词:微型浮游动物 丰度 生物量 生产力 季节变动 厦门西海域 
厦门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和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被引量:1
《台湾海峡》2008年第4期459-465,共7页曾祥波 黄邦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376043、40331004)
2005年11月16日和27日,运用稀释法和桡足类添加法,对厦门宝殊屿海域小型浮游动物及桡足类的摄食对浮游植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粒级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均大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小型浮游动物对总的Chla和nano-Chla...
关键词:小型浮游动物 桡足类 浮游植物 营养级联效应 厦门海域 
围隔实验研究台湾海峡2005年夏季小型浮游动物对硅藻水华的摄食被引量:4
《海洋学报》2008年第6期140-146,共7页曾祥波 黄邦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4033100440730846);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为了研究小型浮游动物对近岸浮游植物藻华的摄食调控作用,于2005年7月,应用"稀释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光合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台湾海峡船基围隔实验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率的日变动。结果表明:由于营养盐添...
关键词: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 硅藻藻华 围隔实验 台湾海峡 
台湾海峡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压力及其对营养盐再生的贡献被引量:6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231-235,共5页曾祥波 黄邦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6043;4033100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
于2005年3月台湾海峡的5个站位采样分析了微型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同时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氨氮产生率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各站微型浮游动物主要为红色中缢虫(Mesodini...
关键词:台湾海峡 微型浮游动物 摄食压力 红色中缢虫 氨氮产生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