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彦

作品数:11被引量:6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刑罚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刑事一体化少年刑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警察学院学报》《人民检察》《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青少年犯罪问题》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少年刑法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价值维度与实现路径被引量:6
《青少年犯罪问题》2022年第3期148-160,共13页朱彦 
青少年法治教育需要刑法教育的融合,将刑法教育融入中小学法治教育,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利于提升学校法治教育的实效。开展青少年刑法法治教育不仅教育青少年知法守法,具备底线意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而且教导青少年...
关键词:青少年 法治教育 刑法教育 教育实效 
自杀行为“违法性”的双向证成——兼论自杀参与行为的刑事可罚性被引量:4
《法学》2019年第2期183-192,共10页朱彦 
司法案例以及相关司法解释表明,自杀参与行为的可罚性是无可规避的现实话题,刑法对自杀行为的定性关系着教唆、帮助自杀行为的认定,现有的"自杀合法说"以及"法外空间说"均不能为刑法处罚自杀参与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中西传统文化均反对...
关键词:自杀 伦理 法律家长主义 刑事违法性 刑事可罚性 
论互联网金融犯罪中的明知被引量:1
《人民检察》2019年第2期59-64,共6页刘宪权 朱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法律规制研究》(编号:14ZDB14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互联网金融犯罪中的明知在认定上有其特殊性,应以是否知晓行为具有非法性来判断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进而认定是否明知。实践中,对明知的认定应以推论为主,且慎用推定规则。认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明知,须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非法吸收...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故意犯罪 犯罪对象 明知 推定 
“逃逸”不应成为交通肇事基本构罪的评价因素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94-98,共5页朱彦 
交通肇事基本构罪中考虑"逃逸"因素容易违反刑法中的禁止重复评价。"司法解释"及实务操作过度倚重"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前置法因素,而对"因而发生重大事故……"的保障法要求予以忽视,因"逃逸"入罪不符合罪状描述的"因而"的语义,也...
关键词:交通肇事罪 逃逸 禁止重复评价 规范保护目的 
人工智能时代对传统刑法理论的挑战被引量:43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8年第2期44-51,共8页刘宪权 朱彦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涉信息网络违法犯罪行为法律规制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4ZDB147;2016年度中国法学会重点委托课题"互联网金融犯罪的法律规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CLS2016ZDWT48
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使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发生"量"和"质"等方面的变化。如果行为人故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应根据犯罪行为较之于传统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的变化情况进行从平、从重和从轻三种不同方式的处理。...
关键词:人工智能 智能机器人 辨认和控制能力 责任主体 刑罚体系重构 
对少年刑法的立法思考与分析被引量:8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7年第6期76-83,共8页朱彦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立法采取附属条文的立法模式,主要体现并分散于《刑法》、刑法修正案和若干司法解释之中。从顶层设计来看,我国现行条文对未成年犯罪人已经足以达到教育、感化和改造的立法初衷,创设独立的少年刑法既无必要也难...
关键词:少年刑法 立法分析 刑事一体化 
正犯界定与区分制参与体系提倡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96-102,共7页朱彦 何俊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2017年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社会调研项目"未成年人刑法体系建构"(项目编号:C2017025)
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者分为组织犯、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虽然刑法条文没有对于正犯的明确规定,但在理论与实践中,正犯仍旧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在界定正犯的基础上,选择共同犯罪参与体系决定了刑法的体系。单一制正犯体系过于扩...
关键词:正犯 共犯 单一制 区分制 
对单位与单位内部成员能否成立共同犯罪的几点思考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年第35期89-91,共3页朱彦 
自97刑法确定单位犯独立的刑法主体地位以来,在理论和实务中一直存在着一系列关于单位犯罪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理论问题,例如对单位犯罪的范围的质疑、单位犯罪的责任基础到底为何、单位与单位内部成员之间的罪责关系、单位犯罪的刑罚、...
关键词:单位犯罪 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人 
死刑复核程序的理论思考与三审制改革构想的探讨——以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为切入点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9期97-99,共3页朱彦 
随着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收回死刑核准权,死刑复核程序的改革成为当前《刑事诉讼法》修改中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在对现行死刑复核程序的弊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拟对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进行探讨,试图提出中国死刑复核程序改革...
关键词:最高法院 死刑复核 三审制改革 程序完善 
确立我国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法理思考被引量:1
《世纪桥》2008年第3期64-65,共2页朱彦 
是否设置缺席审判制度,其实涉及到刑事诉讼基本理念的贯彻问题。基于打击控制犯罪、提高司法效率、实现刑事诉讼目的的需要,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就具有其确立存在的必要性。
关键词:刑事缺席审判 理论障碍 法理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