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斌

作品数:61被引量:21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东南亚华文诗歌大学科技园东南亚华文文学新马华文文学中国性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江西社会科学》《中外诗歌研究》《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华文文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浙江省社科联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蕉风》与马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以文学翻译为中心被引量:1
《当代作家评论》2021年第2期179-186,共8页岳寒飞 朱文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17AZW020)系列成果之一。
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坛的纯文学刊物中,《蕉风》是颇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从1955年11月创刊起,到1999年2月被迫停刊,再到2002年12月复刊,《蕉风》历尽坎坷磨砺,却成为马华文坛延续时间最长的文学刊物,这或许可以称为一个奇迹。马华文学有...
关键词:现代主义文学 《蕉风》 现实主义文学 马华文学 台湾文坛 文学思潮 本土作家 文学刊物 
新移民文学研究现状及学术空间考察被引量:3
《学术月刊》2020年第10期141-148,共8页朱文斌 刘世琴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17AZW020)的阶段性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大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相关新移民文学的研究成果数以千计。为更好地梳理中国大陆关于新移民文学研究的发展现状,我们以每十年为一段,将新移民文学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勾勒出中国大陆新移民文学研究的...
关键词:新移民文学 研究现状 学术空间 
中国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被引量:2
《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121-130,72,160,161,共13页朱文斌 岳寒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17AZW020)系列成果之一。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在中国大陆学术界开始起步,现如今已有40年的学术积淀。为了更有效地归纳整理以往的研究经验,我们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分成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即起步阶段(1979—1989年)、...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文学 研究 四十年 
基于MOOC平台建设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课程的教改刍议被引量:2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113-116,共4页刘红英 朱文斌 
“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是具有跨学科性质的一门课程,它同时涉及中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两个部分,涉及文学史背后的文化理念、哲学背景、思维方式等内容。其学科归属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亟需在网络平台上开设以MOOC为中心的在线精品课程。不...
关键词:学科归属 教学大纲 MOOC 混合教学 培养目标 
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四十年被引量:1
《文艺争鸣》2019年第7期28-34,共7页朱文斌 岳寒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17AZW020)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2018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40年,站在这一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历史关头,回顾和反思中国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也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海外华文文学伴随着台港文学的输入而进入中国大陆学者的视野,今天我们仔...
关键词: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中国 20世纪70年代 大陆学者 改革开放 学术历程 80年代 台港文学 
睁眼看世界——澳华作家倪立秋散文集《神州内外东走西瞧》序
《语言与文化论坛》2018年第3期302-306,共5页朱文斌 
与倪立秋老师相识,记得还是2010年在武汉召开的第十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朴实、开朗、热情的她立马送了一本她新出的专著《新移民小说研究》(上海交通出版社出版)给我,我才知道她是陈思和老师的得意门生,复旦大学博士毕业...
关键词:世界华文文学 外国文学经典 海外华人文学 陈思和 新移民小说 比较文学 博士毕业 学术会议 
推介语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年第1期30-31,34,共3页朱文斌 
《走死运的人》是马来西亚著名华文作家姚拓先生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小说的写作技法可圈可点,突出显示了姚拓一贯的写作特征:底层视角、讽刺笔调和幽默语言。这里的三篇小论文不落俗套,有作者自己独到的感受。任金刚的文章着重谈《走死...
关键词:介语 艺术特色 华文作家 马来西亚 写作技法 底层视角 写作特征 幽默语言 
马华天狼星诗社的创作心理探究被引量: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7年第9期65-72,91,共9页朱文斌 岳寒飞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海外华文文学学术史研究"(项目编号:17AZW020)的阶段性成果
诗歌的生成过程一般是指诗人的内心感受外化为诗歌文本的过程。天狼星诗社作为20世纪70年代崛起于马华诗坛的重要文学流派,融汇了古典与现代的表达技巧,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性现代主义书写,其创作心理非常值得探究。本文认为"社会因素...
关键词:马华文学 天狼星诗社 中国性现代主义 创作心理 
放逐·乡愁·寻根——论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被引量:4
《浙江社会科学》2017年第5期133-142,共10页朱文斌 
"放逐"、"乡愁"与"寻根"是东南亚华文诗歌的三大文化母题。它们交织在一起,形成同构关系,放逐意味着漂泊,漂泊带来无限乡愁,乡愁寄托于寻根,拓展和丰富了东南亚华文诗歌的表现内涵。东南亚华文诗歌在中国性与本土性逐渐融合的过程中,将...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诗歌 放逐 乡愁 寻根 文化母题 
在虚无中存在——论陈映真小说的“虚无”书写被引量:2
《文艺争鸣》2017年第3期167-173,共7页朱文斌 岳寒飞 
2016年11月22日,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在北京逝世。他的离去,是台湾左翼文坛的重大损失。陈映真出生于日据时期的台湾,目睹了两岸对峙所造成的人间悲剧,充分感受到台湾底层人民的痛苦和挣扎。作为一位受鲁迅影响较深,本身还因“组织聚读...
关键词:陈映真 底层人民 台湾著名作家 生存意义 虚无感 反抗意识 第一件差事 康雄 日据时期 现实生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