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林

作品数:8被引量:3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和谐社会纠纷解决诉讼人民调解法律移植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法学论坛》《法律适用》《西部法学评论》《法制与社会(旬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当事人证据收集权的程序保障被引量:5
《法学论坛》2012年第5期142-149,共8页朱新林 
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民事证据排除程序研究"(11CFX055)的阶段性成果
当事人是民事诉讼证据收集的主角,对作为裁判对象的事实基础负责,有必要为当事人收集证据提供程序保障。法律传统、诉讼理念、律师代理情况与立法成本等是构建当事人证据收集制度路径选择中的考量因素。增加文书提出命令、重构庭前证据...
关键词:证据收集 辩论主义 程序保障 民诉法修改 
人民调解:衰落与复兴——基于1986—2009年人民调解解纷数量的分析被引量:14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174-184,共11页朱新林 
亚洲基金会项目"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06.200.052)
中国法律年鉴人民调解统计数据勾勒了1986年以来人民调解解决纠纷数量变迁的"U"形轮廓,诉讼分流、社会结构转型、人民调解制度自身的不足是导致2002年以前人民调解制度式微的三大基本因素,而官方推动下的制度革新则是2002年以后人民调...
关键词:和谐社会 人民调解 后诉讼时代 纠纷解决 
量刑控制的程序进路——以控制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为切入点
《西部法学评论》2012年第2期14-19,共6页朱新林 
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需要控制,控制法官量刑自由裁量权有实体控制、程序控制两条路径。实体控制路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诸多局限性,而量刑程序控制引入诉权制约,具有明显优势,是量刑改革中趋于主流的选择与发展方向。建立相对独立的量...
关键词:自由裁量权 实体控制 程序控制 相对独立的量刑程序 
法律移植之外的第二条道路——中国法制现代化路径之反思被引量:9
《河北法学》2011年第12期77-82,共6页朱新林 
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中国建设现代化法治国家的内外环境在当下正在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法律移植"于推进法制现代化建设而言凸显出前所未有的局限性,而"法治中的本土资源"则可能是摆脱"立法中心主义"、促进法律...
关键词:中国法制现代化 法律移植 法治中的本土资源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之形成与完善被引量:2
《西部法学评论》2011年第4期1-5,共5页朱新林 
法律体系的形成标准可以归结为"法律部门齐备"与"内部结构成体系",从这一标准出发,以宪法为基础、以三大实体法与三大程序法为骨干、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为补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业已形成。但法律体系的形成并不意味着...
关键词:法律体系 形成标准 完善措施 
论公证执行证书的既判力——建构多元纠纷解决机制背景下的考量被引量:5
《法律适用》2011年第4期33-37,共5页朱新林 
一、问题的提出 既判力固然是一个实用的理论工具.但是既判力的主语,通常被限定为法院作出的生效裁判文书,且既判力的功能旨在维护裁判文书所确定的权义安排。那么,公证执行证书.作为公证机关签发的执行依据是否具有既判力.成为...
关键词:公证机关 既判力 纠纷解决机制 证书 考量 公证债权文书 强制执行效力 裁判文书 
浅谈中国人是否“好讼”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年第36期266-266,共1页朱新林 
一般认为,传统的中国法律文化中,普通民众是"厌讼",而官方则是"息讼"。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变迁,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将纠纷提交人民法院以诉讼的方式解决,正由"厌讼"向"好讼"转变。
关键词:好讼 厌讼 社会变迁 
婚内强奸犯罪化之思考
《研究生法学》2009年第4期100-108,共9页朱新林 
婚内强奸是刑法学术界及司法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婚内强奸及其犯罪化存在有没有、能不能和应不应这三个层次的问题,只有严格地将其区分并抓住每个层面问题之关键,才能使得问题的探讨变得清晰而深入。婚内强奸现象在实然层面是客观存在...
关键词:婚内强奸 犯罪化 司法论 立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