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秀

作品数:20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里尔克生命体验拟象写作教育土改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外文论》《河北学刊》《武陵学刊》《石家庄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孙犁抗战短篇的拟情表达机制与中国文化传统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7-16,共10页李华秀 
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孙犁小说表达机制研究》(18FW070)
“拟情表达机制”来自中国文化传统,孙犁将这一传统进行现代转换,创造出极具中国现代范儿的抗战小说;在抗战小说中,孙犁除了运用中国传统“春秋笔法”和“物语”表达感情外,还独创了多色叠加、多重转化、建构叙事模型的“拟情表达机制”...
关键词:孙犁 抗战短篇 拟情表达机制 中国文化传统 
孙犁小说的生态思维研究
《中外文论》2019年第1期105-112,共8页李华秀 
国家后期资助项目《孙犁小说表达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8FW070;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度人文社科博士基金项目:中国新文艺的拟象性,项目编号:S2016B03
孙犁小说是中国古典传统与现代新文学传统和民间文学传统有机结合的典范;孙犁小说的生态思维体现在人物多度分布、斑块化叙事模式、互利共生关系建构等几个方面。孙犁小说是个有机整体,他的小说人物与其所处时代、所处环境浑然一体,他...
关键词:孙犁小说 生态思维 表达机制 
《芸斋小说》的思想表达机制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9年第3期83-90,共8页李华秀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孙犁小说表达机制研究”(18FW070);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博士基金项目“中国新文艺的拟象性”(S2016B03)
《芸斋小说》是一部符合中国传统,文、史、哲融合的小说作品。孙犁在小说中思考了个体救赎、新中国伦理建设、求真的现代民族精神等诸多哲学问题,其思考融史的视角、文(形式)的考量、哲学的思辨于一体。为了将史、文、哲和政治、人性等...
关键词:孙犁 《芸斋小说》 表达机制 
孙犁《芸斋小说》中的死亡叙事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7年第1期121-130,共10页李华秀 
“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育计划项目”;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度人文社科博士基金项目“中国新文艺的拟象性”;河北省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异质空间下孙犁小说叙事嬗变”(项目编号:SJ2015010)的阶段性成果
《芸斋小说》以濒死、曾死、将死、亡故、弃世、被逼致死、吓死、正在死等多种样态,将人类的“死亡”问题提高到了哲学高度,让我们看到了“死亡”极其丰富的内涵。《芸斋小说》让我们意识到“死亡”并不那么单纯透明,也不那么整齐划...
关键词:孙犁 芸斋小说 死亡叙事 
具象、抽象与拟象——关于绘画语言“象”的反复思考被引量: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24-129,共6页李华秀 
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果
在小说中作者塑造形象,在诗歌中诗人累积意象,而在绘画中画家描绘物象、景象、肖像……"象"是一切艺术的核心,也是一切艺术的本源。因为"象"就是我们生活其间的世界的摸样。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象"完成的,但"象"的存在方式并...
关键词: 具象 抽象 拟象 绘画语言 
微媒体时代的中国油画及其传播——以要力勇“拟象”油画传播为例
《中外文论》2016年第2期264-272,共9页李华秀 
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果
微信为非官方艺术家带来福音,使它们突破艺术品传播的陈旧模式以最低成本获得观者赏鉴,为自己也为艺术找到一条生路。要力勇'拟象'油画因适恰于微媒体传播的各种条件、满足了观者的审美需求而在短时间内得到中外微友的大力支持。从某种...
关键词:“拟象”油画 微媒体时代 要力勇 油画传播 
孙犁《铁木前传》的深层结构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0期25-33,共9页李华秀 
河北省2015年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异质空间下孙犁小说叙事嬗变"(项目编号:sj2015010);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铁木前传》是非常独特的文本。只有通过细读才能发现其深层结构中包含的病理倾向,而这一病理倾向鲜明的文本却产生了极大的艺术魅力。《铁木前传》的艺术魅力来自作者对意识形态的忠诚、对艺术的忠诚、对生活的忠诚、对自己的忠诚。...
关键词:孙犁 《铁木前传》 深层结构 
孙犁的意义
《河北学刊》2016年第2期98-100,共3页李华秀 
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果;河北省2015年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异质空间下孙犁小说叙事嬗变>(SJ2015010)
2015年初冬,一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者聚集在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以孙犁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在会上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评价孙犁的文学史地位问题。早在2002年孙犁逝世之后,很多作家、学者即提出文学史没有给予孙...
关键词:孙犁 文学批评家 意义 现当代文学史 本体论问题 当代文坛 革命文学 中国 
孙犁土改小说中“物”意象及其叙事功能被引量: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109-115,共7页李华秀 
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果;河北省2015年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异质空间下孙犁小说叙事嬗变"(sj2015010)
"物"是孙犁小说中一个重要的审美维度。孙犁不同时期的小说中留下了人与"物"的不同关系。"物"成为理解孙犁小说的一条重要线索。孙犁小说的风格与叙事嬗变都与"物"有关。只有把握了"物"在孙犁小说中的作用,才能更好地理解孙犁小说的深...
关键词:孙犁 土改小说 物意象 叙事功能 
孙犁抗战小说中的“拟家”结构被引量:1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97-102,140,共7页李华秀 
河北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成果;河北省2015年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异质空间下孙犁小说叙事嬗变"(sj20150)
孙犁抗战小说的叙述者,多居住在"房东"家里,和房东形成一种"拟家"结构,并以此为叙事模型,讲述"他"与房东家的各种关系。"拟家"结构为孙犁抗战小说的叙事奠定了温情脉脉的基调。"拟家"结构与五四新文学以来的"拆家"叙事一脉相承,它们都...
关键词:孙犁 抗战小说 “拟家”结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