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乐强

作品数:48被引量:9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异化异化思想宗教对话信仰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思想理论教育》《东南学术》《常熟理工学院学报》《中州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主流意识形态对人的意义建构
《新疆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8-13,共6页杨乐强 刘丽杰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创新研究”(17ZDA001)的阶段性成果。
意识形态发挥效能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是非、善恶、美丑进行根本性的界定和泾渭分明的区分,使人的意义得以彰显并获得认同。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意识形态建构的中心旨归,意识形态建设就是要将人置于中心地位并颂扬其价值,而这一点恰恰为...
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 意义建构 主体性 价值整合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具象化运演理论探析被引量:5
《东南学术》2020年第2期94-99,共6页杨乐强 
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跟踪考察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物化及文化工业、技术统治、景观收摄、消费侵蚀等过程的关系中,探究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具象化运演机制,揭示出这种意识形态的具象化运演既是一个与不同社会情境融合的过程,又是一...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具象化运演 
论中国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与逻辑被引量:2
《云梦学刊》2017年第1期71-75,共5页程立波 杨乐强 
西方话语权历经了几个世纪的发展与积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中国从清王朝晚期开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一直都处于话语失声状态,历史和现实证明,话语权与国力密切相关。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现今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
关键词:中国话语权 西方话语权 西方中心主义 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系统化路径探讨被引量:3
《思想理论教育》2017年第1期68-71,共4页杨乐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不太长的建设历程中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学科建设队伍,实现了向学科综合职能的转换,人才培养走向常规化,但从培养对象来看,存在专业知识准备不足、专业意识薄弱、专业研究自主性偏低等问题。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人才培养 系统化路径 
论“中国梦”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构境意义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52期49-50,共2页杨乐强 
"中国梦"思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它尤其是当代中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是一种生存论的关怀,是一种形而上的观念关怀,从而也是一种价值关怀,这种关怀的实质就是对教育构境意义的张扬。
关键词:“中国梦” 教育发展 构境意义 
教师的幸福意识及其功能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7期3-4,共2页杨乐强 
教师的幸福意识是一种生命关照意识,是一种开悟意识,是一种革新意识,是一种构境意识,是一种和谐意识。它在教师生涯和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主体性功能。
关键词:教师 幸福意识 主体性功能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出路——基于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的分析被引量:2
《思想教育研究》2016年第11期97-100,共4页杨乐强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经过十多年来的建设,形成了一支可靠而精湛的学科建设队伍,实现了学科综合职能的转换和人才培养的常规化。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六个二级学科在发展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并不均衡,其中,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国外马克思主义专业 人才培养 
西方马克思主义政治控制论的比较及其启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54-60,93,共8页杨乐强 沈甜玲 
20世纪中期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走向了对于人的高度整合的政治一体化,这种一体化既通过政治在场统治又通过政治缺席控制显现其对所有人的总体规控和各种可能社会危机的防范和抑制。马尔库塞以技术同化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对于人的政治在...
关键词:政治在场 政治缺席 技术同化 符码控制 
新媒体时代大学文科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创新被引量:3
《管理观察》2016年第28期119-122,共4页杨乐强 
新媒体时代的技术对大学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得大学课堂教学必须进行创新性的改革。大学文科课堂教学应该注重的是课堂教学、课堂管理和新媒体技术的利用三者统一的综合操作过程,从教学与管理统一的角度出发,谋求新媒体技术的功能...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 教学管理 模式创新 
马尔库塞的消费异化思想及对我国的警示意义被引量:1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54-62,共9页冯争 杨乐强 
作为法兰克福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赫伯特·马尔库塞对消费异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尔库塞将消费异化的根源归结为三个方面,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异化、劳动异化、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为操控。马尔库塞剖析了消费异化的表现与后果:一是虚...
关键词:马尔库塞 消费异化 虚假需要 新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