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感性

作品数:179被引量:25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相关作者:丁国旗杨建刚徐碧辉齐鹏王刚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北京大学福建师范大学辽宁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感性:杜尚之后的美学与艺术》评介
《美育学刊》2025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曾佳 
在当代艺术普遍呈现“反美学”倾向的背景下,审美的回归长期处于被遮蔽的状态。《新感性:杜尚之后的美学与艺术》聚焦于“新感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析,旨在呼唤审美的复归。作者金影村通过对艺术批评家的个案剖析及艺术作品的解读,生...
关键词:批评领域 艺术批评家 新感性 反美学 杜尚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 回归 
新媒介文学的感性变革与审美批判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5年第1期157-157,共1页周才庶 
新媒介文学是文字、影像与编码语言的艺术,它因技术赋能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特质与崭新感性。大数据与云计算介人新媒介文学,其文学特质表现为语言的数字化与复合型、文本的可变性与多义性、场景的虚拟性与智能化。由新媒介文学延伸的新...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 文学特质 作者中心论 语言中心论 精英主义 审美批判 等级秩序 新感性 
建构生态新感性:生态批评与实践的必由之路
《新华文摘》2024年第24期95-97,共3页王庆卫 
在当代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生态批评既是一种备受瞩目的文学批评类型,又是生态主义思潮中重要的话语力量。然而生态批评理论的当前建构中存在着主体研究方面的缺环,以及生态理论与生态实践场域相关性研究的不足,这两个问题的焦点可以...
关键词:生态批评 全球生态危机 文学批评 新感性 实践场域 话语力量 必由之路 
新媒介文学的感性变革与审美批判
《社会科学辑刊》2024年第6期209-215,共7页周才庶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4BZW128)。
新媒介文学是文字、影像与编码语言的艺术,它因技术赋能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特质与崭新感性。大数据与云计算介入新媒介文学,其文学特质表现为语言的数字化与复合型、文本的可变性与多义性、场景的虚拟性与智能化。由新媒介文学延伸的新...
关键词:新媒介文学 新感性 审美主义 数字资本 
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的拓展:再论“新感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2024年第3期125-134,共10页王虹 
马尔库塞把艺术作为批判和解放的力量来加以阐释,并提出“新感性”这个概念来批判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类精神的压抑和摧残,于是这个概念的定位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乌托邦”叙事。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进入新帝国主义阶段,“乌托邦”本...
关键词:新感性 符号化 协调性 新文化逻辑 
新工业诗歌:“新感性”及“西部”多维审美——兼谈马行的诗歌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84-92,共9页董迎春 陈甜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代诗歌‘元诗’观念及其实践问题研究”(23BZW146)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20世纪末“打工诗”的盛行,工业诗歌的语言在市场化、消费化及数字时代发展中不断被标准化、同质化,断开了与人类、世界的密切关联。马行不再囿于集体抒情或个体视角,在勘探队员、诗人的双重维度上,从人性、物性、神性的角度深入工...
关键词:马行 新工业诗歌 新感性 西部 和美 
建构生态新感性:生态批评与实践的必由之路被引量:1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59-68,F0003,共11页王庆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生态批评的生态马克思主义范式建构研究”(17BZW072)。
生态批评的发展一直被自身相对于现实生活的“异质性”所困扰,即生态批评传达的生态观念因与生活意识的隔膜而难以转化为实践态度,作为“客观知识”的生态观念尚未获得接纳和实践它的主观条件。这一异质性只有通过建构以生态和谐为核心...
关键词:生态感性 生态批评 生态实践 生态和谐 
新感性、新思维与福瑟戏剧的新模式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2期20-32,共13页汪余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剧与影视评论话语体系及创新发展研究”(23DZ07)。
约恩·福瑟的戏剧创作,相对于从古希腊到易卜生的欧洲传统戏剧而言,不是局部创新,而是根本革新。其根本革新主要体现在:欧洲传统戏剧创作基于“理念论”哲学传统,最重视的是“看”,而福瑟的戏剧创作则基于后形而上学的“存在论-解构论...
关键词:约恩·福瑟 艺术革新 新感性 新思维 新模式 
静观、隐喻与造境——徐累的艺术与当代新感性
《美术观察》2024年第3期114-115,共2页金影村 
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杜尚之后的美学与艺术”课题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FYSB001。
“新感性”是当代艺术呈现出的一大趋势。不同于西方前卫艺术谱系中的反叛、反美与反讽,新感性更注重“美的回归”。新感性的艺术不再一味突出作品的观念性与机巧性,转而回到主体的内心世界中,重新通过美学品质的传递来与观众建立联结...
关键词:美学品质 新感性 观念性 情感张力 中国当代艺术 
新型公共艺术与公共生活的物性生成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期157-157,共1页张意 
从“物性”视角剖析新型公共艺术的物性维度和实践机制在此前的公共艺术讨论中尚未得到充分展开。首先,新型公共艺术的“关系美学”强调现场性场域感知,这一新感性机制可追溯到由极简主义艺术推动的交互性场域感知和情境中的物性呈现。...
关键词:现场性 公共艺术 实践机制 数字化时代 公共生活空间 极简主义艺术 新感性 在地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