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晓光

作品数:12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六朝文学六朝汉魏六朝文学京都学派内藤湖南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杜甫研究学刊》《文史哲》《文学遗产》《求是学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唐代清乐“三十二曲”考——曲目辨析与文献批判
《杜甫研究学刊》2020年第3期104-111,共8页林晓光 
浙江省社科规划“之江青年课题”项目“六朝文学文献的构造性生成:以类书、总集的存录为中心”(16ZJQN033YB)阶段性成果。
《通典》中记载至杜佑时,唐代清乐“曲辞在者”三十二曲。这一记载为《旧唐书》《乐府诗集》等文献所继承,但却发生了曲目的微妙变化,通行本点校者对汉魏六朝乐府曲目的理解又各有差异,导致对“三十二曲”的点断互不相容。在这一现象背...
关键词:清乐 《通典》 《旧唐书》 《乐府诗集》 文本生成 
从“兮”字的脱落看汉晋骚体赋的文体变异被引量:10
《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162-182,208,共22页林晓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14ZDB073);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之江青年课题"六朝文学文献的构造性生成:以类书;总集的存录为中心"(16ZJQN033YB)研究成果
现存两汉魏晋时期的赋作中,以"兮"字句为标志的骚体赋、不含"兮"字的非骚体赋及其中间形态的半骚体赋并存。以往学界对这一现象,倾向于从创作者写作手法的角度,解读为赋体演进的表现。但如果回到文献存录来源进行文本对勘,分析六朝唐宋...
关键词:汉晋骚体赋 非骚体 文本变异 
比较视域下的回顾与批判——日本六朝贵族制研究平议被引量:7
《文史哲》2017年第5期20-42,共23页林晓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14ZDB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南朝贵族文学生态研究"(12YJC751050)的阶段性成果
由内藤湖南首倡的六朝贵族制论,历经大半个世纪的研究论辩,已发展为一套体大思精的学说,影响深远,国内学界对此也已不乏介绍。但其发展史上的一些重要问题,如该学说在战前的影响力,第三代所持的"豪族共同体论"与"寄生官僚制论"论战的始...
关键词:六朝贵族制 内藤湖南 京都学派 豪族共同体论 家永三郎 
重探日本“中世贵族社会论”的领域被引量:1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年第1期43-46,共4页林晓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项目批准号14ZDB07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南朝贵族文学生态研究"(项目批准号12YJC751050)的成果
内藤湖南所开创的京都学派东洋史学,在理论上的一大特色就是以唐宋变革论为标志的中国历史分期法,而具体到中世阶段,又以“贵族制论”(笔者更愿意称之为“贵族社会论”)闻名。这一学说强调东汉至中唐的中世时期门阀贵族占据社会中...
关键词:贵族制 社会论 日本 京都学派 内藤湖南 中国历史 唐宋变革 政治权力 
残破大城中矗立的地标——从别集深度整理看中世文学经典定位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1-14,共4页林晓光 
如学界已认识到的,汉魏六朝文学文献(狭义地来说,辞赋诗文)大抵并非其创作之初的第一手实录,而是在钞本时代的运作机制中经过长期历史变迁,由次生文献保存下来的零珠碎玉。保存下来的文本篇幅固然往往残缺不全,其文字内容也无法依今...
关键词:城中 汉魏六朝文学 零珠碎玉 当代文学 中世 钞本 文字内容 注本 建安七子 近世文学 
《文镜秘府论》“江宁侯”为江淹考被引量:1
《文学遗产》2016年第1期186-187,共2页林晓光 
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南卷《文意论》:论人,则康乐公秉独善之资,振颓靡之俗。沈建昌评:"自灵均以来,一人而已。"此后,江宁侯温而朗,鲍参军丽而气多,杂体《从军》,殆凌前古,恨其纵舍盘薄,体貌犹少。(王利器《文镜秘府论校注》,中国社...
关键词:《文镜秘府论》 江宁 《文镜秘府论校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江淹 《诗格》 南朝文学 王利器 
文献重构与文本本位——探问六朝文学与文献综合研究的可能性被引量:6
《求是学刊》2014年第5期154-156,共3页林晓光 
一、文献学如何成为文学——在辑佚校订范式之外在宋至民国历代学者的工作基础上,先唐文献整理已形成了极其稳固的范式,有一套完善的处理规则与方法。但也正因为如此,文献学成为惯性最强的领域,我们往往遵循着前辈定下的法则,而很少追...
关键词:六朝文学 文献学 可能性 本位 文本 重构 文献整理 文学研究 
论《艺文类聚》存录方式造成的六朝文学变貌被引量:19
《文学遗产》2014年第3期34-44,共11页林晓光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050);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2012M511347)的阶段性成果
《艺文类聚》有大量六朝文学文本仅赖此书得以保存,但其存录方式却并非忠实抄录原文,而是有意识地加以删略改造。通过对六朝作品在《艺文类聚》和其他文献中所保存文本的对比,可以看到《艺文类聚》基于其"艺文"宗旨及类书功能、体例,而...
关键词:《艺文类聚》 六朝文献 《郊居赋》 
《闲情赋》谱系的文献还原——基于中世文献构造与文体性的综合研究被引量:9
《文学评论》2014年第3期204-214,共11页林晓光 
陶渊明名作《闲情赋》从属于汉魏六朝文学中的一个独特谱系,该谱系的大部分文本则依靠唐代类书得以保存。然而类书对六朝文本的保存并非全貌,而是严重变形的删削缩写。基于这一认知,对这些文学文献进行文本复原便成为进一步展开研究的...
关键词:《闲情赋》 文学文献 文学谱系 文体性 构造 汉魏六朝文学 还原 原初形态 
东亚贵族时代的曲水宴与曲水文学被引量:2
《学术月刊》2013年第3期132-139,共8页林晓光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751050);第5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的"南朝贵族文学生态研究"(2012M511347)的阶段性成果
上巳祓禊是中国先秦以来的习俗,在汉魏六朝时期形成独特的曲水文化。曲水文化在自身的形成过程中构成了三种不同层面:民众嘉年华、贵族士人雅集和宫廷宴会。而曲水文学也随着时代、地域以及表现层面的不同而发生变异,演化为汉代禊赋、...
关键词:曲水文化 贵族时代 宫廷文学 日本汉文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