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孟宏

作品数:19被引量:16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艺术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左翼电影意识形态话语负面作用艺术形式左翼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船山学刊》《企业家天地(中旬刊)》《重庆三峡学院学报》《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洪深左翼电影剧作中的家国情怀与诗意现实主义——兼论中国左翼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期115-124,共10页李亚 欧孟宏 
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早期欧洲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923-1949)”(19YJA760045)。
洪深左翼时期的电影剧作实现了由家庭伦理向国家民族情怀的转变,其表述方式采用了诗意现实主义,文本上呈现出一幅山河破碎、家庭兴衰、人事沧桑的变幻图景,隐含着对新时代主体力量的呼喊与期待。由洪深左翼电影剧作中的诗意现实主义可...
关键词:洪深 左翼电影剧作 家国情怀 诗意现实主义 民族主义 
视觉奇观与英雄神话:早期好莱坞航空类型片探赜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6期54-62,共9页欧孟宏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早期欧洲电影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1923-1949)”(19YJA760045)。
早期好莱坞航空片作为次级类型电影,以一种奇观性的视觉感知拓展了观众的审美空间,同时也流露出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立、焦虑与反思。工业革命累积的物质技术基础、成熟的电影产业以及独特的美国西部神话带来了早期好莱坞航空类型片叙事...
关键词:好莱坞航空片 叙事类型 景观建构 奇观化图像志 英雄神话 
论《李米的猜想》中的存在主义内核与镜像语言
《戏剧之家》2023年第5期147-150,共4页危雨瑄 欧孟宏 
影片《李米的猜想》主要讲述了李米和男友之间的情感纠葛,通过镜像语言中光影、构图、剪辑和场面调度完成人物形象塑造,影片中的每个角色都生存在一个充满虚无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他们陷于孤独而被异化,以此揭示出“荒谬的世界、焦虑虚...
关键词:荒谬 异化 自主选择 存在主义 镜像语言 
论田汉左翼时期的电影剧作与话剧创作之关系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154-160,共7页欧孟宏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资助项目:12CZW083。
田汉左翼时期的电影剧作与早期话剧创作主要体现为三种表层关系:一是话剧与电影剧作的双向改编,其改编策略既反映了他的艺术观,同时也凸显了他的文艺创作与时代的密切关联;二是田汉的话剧思维模式对他左翼电影剧作的叙事方式产生了深刻...
关键词:田汉 左翼时期 电影剧作 话剧创作 田汉体 
海外中国左翼电影研究述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43-151,共9页欧孟宏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评理论视域中的中国左翼电影文学研究"(12CZW083);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中国红色经典电影与外来红色经典电影比较研究"(1949-1976)(09C487)
英美学者将中国左翼电影文本视为一个意识形态话语协商与争论的场所,广泛涉及到性别政治、集体主义、性与革命、精神污染、城乡对立等诸多话题;就左翼电影的叙事机制而言,他们主要关注现实主义、情节剧与本土化重写;此外,他们还从电影...
关键词:英美地区 中国左翼电影 意识形态话语协商 叙事机制 关联性话题 
论中国左翼电影的起源被引量:1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0期41-50,共10页欧孟宏 
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批评理论视域中的中国左翼电影文学研究"(编号:12CZW083);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932-1937年中国左翼电影研究"(编号:10YJC760053);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中国红色经典电影与外来红色经典电影比较研究"(1949-1976)(编号:09C487)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中国社会阶层的分化与民族危机的加剧激活了"革命"、"阶级"、"集体主义"等左翼意识形态话语,它们为中国左翼电影的起源提供了社会心理和思想原动力;聚焦国家民族命运、重回现实主义的国片复兴运动与立足大众革命...
关键词:中国左翼电影 起源 思想动因 文化动态 公共空间 
文学概论课程应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被引量:2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103-105,共3页欧孟宏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2401)
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决定了文学概论课程在教学理念上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当今学界的跨学科转向为文学理论课程理论与实践两结合的教学路径提供了可行性。教师应积极探索文学概论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和手段,以培养创...
关键词:文学概论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结合 
再论1930年代“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被引量:7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13-20,共8页欧孟宏 
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932-1937年中国左翼电影研究"(项目批准号:10YJC760053)
1933—1935年,中国电影界出现了一场引人注目的"软"、"硬"电影之争。这次论争在左翼电影批评家与软性电影论者之间展开,涉及到电影艺术的本质、内容与形式、艺术性与倾向性、批评的基准等问题,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双方政治立场、文学与艺...
关键词:“软” “硬”电影之争 软性电影观 电影理论与批评 
论左翼电影对上海都市的批判
《电影文学》2011年第13期10-12,共3页王洪泉 欧孟宏 
本文从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出发来论述中国左翼电影是怎样呈述和阐释上海都市景观的,并进而揭示出隐藏在其视像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话语及其建构策略。因为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左翼电影中,对上海都市景观的“捕捉”或想象也是一个重...
关键词:左翼电影 现代性 都市 批判 
论左翼电影意识形态话语的建构策略及其现实困境
《云梦学刊》2009年第5期103-107,共5页欧孟宏 
左翼电影文本指左翼作家及其同路人参与制作的进步电影。为了实现其意识形态话语,左翼电影采取了一系列的话语建构策略:采用暴露性的策略直接宣扬阶级意识与民族解放斗争;通过探索女性命运来达到社会批判或者意识形态规劝的目的;以电影...
关键词:左翼电影 意识形态话语 建构策略 现实困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