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德

作品数:24被引量:10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风景园林公共空间街区规划设计历史街区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住区》《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建筑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城市街区建成环境多维体检评估及比较研究——以杭州三个区级体育中心街区为例
《住区》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刘淑清 马锡栋 王中德 
城市街区作为城市建构基本单元,面临着多样复杂的人居环境问题。本文基于使用者主体需求角度,从物质到精神需求构建“五维一体”的城市街区建成环境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进而以杭州三个区级体育中心街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一方面,验证效...
关键词:城市街区 建成环境 综合效益 多维评估 比较研究 杭州市 
空间正义失范与重申--基于城市权利的历史街区更新路径重构
《中国名城》2024年第9期10-17,共8页王中德 刘淑清 
时代变迁背景下城市化发展的下半场,城市更新与快速城镇化并轨而行。历史街区改造不仅是城市更新与经济增长的重要领域,亦面临着遗产保护与活化创新的双重挑战。在此进程中,社会不公平的现象相继发生。从空间正义角度入手,整合历史街区...
关键词:空间正义 历史街区 城市权利 社会公平 城市更新 
基于街景分析技术的滨江路空间品质研究——以重庆三代滨江路为例
《中国园林》2024年第7期45-51,共7页王中德 王小焱 
滨江路是滨江城市中极具特征性的线性空间,但针对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条件,在特征性指标体系建构及量化评价等方面还有待拓展。结合滨江路环境要素分析构建特征性指标体系,运用基于语义分割的街景分析技术,对重庆市不同时期的3代滨江路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 滨江路 空间品质评价 指标体系 街景影像 
基于场景理论的重庆市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人群文化感知差异研究
《华中建筑》2024年第2期66-70,共5页王中德 赵青 
以“文化感知”为切入点探究人群对于传统风貌区的感知评价,有助于厘清空间的文化特性,对实现传统风貌区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重庆十八梯传统风貌区”为研究对象,借鉴场景理论的主观认识体系来构建文化感知评价框架,通过问卷调...
关键词:文化感知 场景理论 感知差异 重庆十八梯 传统风貌区 
“公园城市”理念下的城市绿地更新研究——以宜宾市兴文县古宋河两岸为例被引量:3
《华中建筑》2023年第7期90-95,共6页胡诗雨 王中德 何佳栖 
当前,我国大量城市建成区密度较高,现存绿地往往具有面积小、分布散等特点,难以形成连续性、系统性的绿色空间网络结构。部分地区城市建设忽略了城市空间与自然资源的联系,加之公园、广场等城市公共活动空间建设年代久远,小品设施陈旧...
关键词:公园城市 存量绿地 价值系统 规划策略 
脱域·在场:网络媒介影响下重庆市李子坝“三层马路老街区”游客认知与空间体验研究被引量:5
《中国园林》2022年第11期46-51,共6页杨玲 孟凡威 王中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城市公共空间‘脱域化’影响机理与干预研究”(编号51878086)资助。
“网红景点”现象催生的由脱域认知转向在场体验的大众游览行为,带动诸多城市场景“被景区化”,并表现出一些特征性空间问题。以重庆市李子坝“三层马路老街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采集基础信息、认知差异及体验评价3个维度的调...
关键词:风景园林 网络媒介 网红景点 游客认知 空间体验 空间评价 
中国风景园林领域大数据应用研究思辨——基于2011-2021年相关文献分析被引量:3
《园林》2022年第6期82-88,共7页王中德 余林冰 杨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城市公共空间‘脱域化’影响机理与干预研究”(编号:51878086)。
大数据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人居环境问题,为风景园林设计与研究带来新技术支持。梳理2011年至2021年间相关文献,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大数据应用在风景园林领域的研究进展与特征。首先,国内风景园林领域大数据研究始于2013...
关键词:风景园林 大数据 方法与技术 定量化 前沿展望 
基于网络文本分析的重庆市网红打卡点空间感知研究被引量:12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2年第3期126-131,共6页王中德 张少丽 杨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8086)。
以媒介传播理论揭示网红现象、从管理营销视角建言网红打卡点持续发展等方面已形成一些研究成果,但对支撑打卡点网红化背后空间特征的挖掘仍需展开。对感知觉理论解读,梳理网络文本与感知觉关系基础上,建构了空间感知分析模型;通过整理...
关键词:网红打卡点 文本分析 空间感知 媒介理论 
基于游客与居民不同视角的历史街区公众行为与认知研究--以成都市大慈寺片区为例被引量:2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1年第3期64-66,共3页胡诗雨 王中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时代城市公共空间‘脱域化’影响机理与干预研究”,项目编号:51878086。
历史街区因其拥有历史文化、美学艺术、物质遗产及人文情感等内在价值,对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都具有重大意义,也是展示当地城市生活的窗口。目前从游客视角对历史街区空间感知、更新策略、发展模式等进行的研究较多,很少有人从游客、居...
关键词:历史街区 公众行为 游客 居民 公众认知 
探析山地城市步行系统的建构——以重庆渝中区山城步道为例被引量:1
《城市住宅》2020年第6期103-105,共3页吴丹旎 王中德 
山地城市步行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毛细血管,是山城居民必不可少的出行路径。山地城市步行系统是美丽山水城市及城市交通建构中的重要一环。重庆作为山地城市的代表,市民对山城步道的使用频率较平原城市略高。以重庆渝中区山城步道为研究对...
关键词:山地城市 城市交通 步行系统 山城步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