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瑞祥

作品数:37被引量:18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主题:运载火箭循环预冷火箭液体运载火箭AMESIM更多>>
发文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火箭推进》《宇航总体技术》《力学学报》《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火箭柔性整流罩地面平抛分离运动特性研究
《宇航总体技术》2025年第2期43-51,共9页郭嘉瑞 范瑞祥 高朝辉 孔令超 
围绕平抛分离整流罩的大气环境地面分离试验,考虑罩体柔性因素及流固耦合效应,构建了复合材料整流罩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与运载火箭大气环境地面分离试验数据对比,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开展流场作用影响及呼吸运动特性分析...
关键词:柔性整流罩 平抛分离 地面分离试验 运动特性 流固耦合仿真 
气囊无污染线性分离装置本构建模研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5年第1期76-80,共5页郭嘉瑞 范瑞祥 高朝辉 雷悦 俄鲁璋 
为了解决火箭整流罩平抛分离装置-气囊式无污染分离装置的分离运动精确预测问题,考虑气体在气囊中的过程近似为绝热过程,基于灰箱思维,提出了一套分离作用力理论本构模型。结合1 m长平板分离试验数据以及遗传算法,给出了本构模型中关键...
关键词:气囊式 分离装置 分离作用力 本构模型 平板分离试验 
运载火箭柔性整流罩真空平抛分离运动特性研究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4年第S2期15-21,共7页郭嘉瑞 范瑞祥 高朝辉 张钧轶 刘严羊硕 
围绕运载火箭整流罩平抛分离运动,在开展分离动力学机理分析基础上,考虑柔性因素,采用梁壳单元和层合层构建了整流罩的有限元模型;利用地面真空分离试验数据验证并修正仿真模型,形成“有限元建模-动特性分析-分离运动分析-模型修正”的...
关键词:运载火箭 整流罩 平抛式分离 有限元模型 运动特性 
猎鹰-9火箭高频次发射能力分析及启示
《宇航学报》2024年第9期I0001-I0006,共6页范瑞祥 张浩锐 魏威 朱海洋 王夕 
近年来在低轨星座建设、空间资源开发等任务的推动下,运载火箭年度发射数量快速增加,高频次发射能力已成为一个国家太空产业和能力的核心支柱。美国SpaceX公司猎鹰-9火箭是当前高频次发射能力最强的运载火箭,本文通过剖析火箭的技术进...
关键词:猎鹰-9 运载火箭 高频次发射 发射能力 
堆叠式多星组合体结构设计与连接技术发展及展望被引量:2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2024年第4期14-24,共11页李元恒 范瑞祥 杨帆 张宏剑 吴会强 
民用航天“十四五”技术预先研究项目(D030310);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No.2019XKFZ02);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No.2016QNRC001-YESS20160107);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No.201929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11402033)。
以Starlink为代表的低轨互联网星座是当前航天领域发展的热点,堆叠式多星组合体技术可大幅提高整流罩空间利用率,从而加快低轨星座的建设速度,是未来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重要方向之一。首先,通过分析堆叠式多星组合体技术的需求和意义,...
关键词:堆叠式多星组合体 一箭多星 结构设计 连接技术 
基于线性等效模型的堆叠式多星组合体模态分析被引量:1
《力学学报》2024年第8期2364-2380,共17页李元恒 范瑞祥 杨帆 张宏剑 吴会强 
民用航天“十四五”技术预先研究项目(D030310);中国科协学科发展项目(2019XKFZ02);中国科协优秀中外青年交流计划(2019293)资助。
堆叠式多星组合体是一种新型的一箭多星发射结构布局形式.多星组合体中的卫星采用平板构型,平板卫星上下相邻两层支脚相互接触,并由连接杆施加预紧力将其整体压紧.针对这种连接形式的多星组合体结构,文章提出了一种建立其线性等效力学...
关键词:堆叠式多星组合体 平板卫星 线性模型 模态分析 组合梁 
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故障诊断和容错重构总体方案研究被引量:1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2023年第2期11-15,19,共6页魏远明 朱海洋 马英 徐利杰 范瑞祥 
长征系列火箭已经进入高密度研制和发射时代,但由于动力系统故障导致发射任务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新一代液体运载火箭对高效率、高可靠要求不断提升,中国运载火箭故障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以新一代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发动机故...
关键词:运载火箭 动力故障 容错控制 
中国3m直径氢氧动力系统技术改进及后续发展被引量:2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2023年第1期31-36,共6页王夕 罗盟 周宏 范瑞祥 魏远明 
简要介绍了中国现有高空起动3m直径氢氧动力系统方案,并与国外高空起动氢氧级进行对比。回顾了3m氢氧模块动力系统技术改进的历程,基于CZ-3A系列火箭原有三子级动力系统,针对新一代CZ-7A火箭三子级的特点,完成了三子级增补压控制策略、...
关键词:CZ-7A 运载火箭 氢氧末级 动力系统 技术改进 发展方向 
液体火箭注气式蓄压器工作过程仿真及控制规律研究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中英文)》2022年第6期74-78,共5页张青松 范瑞祥 张兵 胡久辉 
注气式蓄压器是下一代运载火箭POGO抑制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基于实际物理过程建立了描述注气式蓄压器内部压力、温度以及气腔容积变化规律的状态变量模型。针对气体外排的注气式蓄压器系统,开展不同入口压力条件下的工作过程仿真分析...
关键词:注气式蓄压器 状态变量模型 仿真分析 控制规律 
中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架构及发展方向被引量:3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22年第2期91-97,共7页王子瑜 范瑞祥 程堂明 马忠辉 徐利杰 
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系统主要负责实现火箭地面测试发射过程中的供配电、系统测试、参数测量、发射前控制以及故障诊断等功能,是运载火箭的重要组成部分。梳理总结了国外运载火箭地面测发控技术架构特点和发展趋势,回顾了中国长征系列火...
关键词:CZ-7/CZ-7A 运载火箭 测发控系统 架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