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恭达

作品数:12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艺术时代审美创意产业园区文化资源文化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报道》《中国书法》《中国政协》《书画世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雄古豪迈 清蔚恣肆--谢骏书法谈
《三角洲》2017年第8期54-59,共6页言恭达 
谢骏 如东人,1959年生,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南通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如东县书法家协会主席、原如东县人大常委、原如东县文联主席。
关键词:书法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中国楹联学会 协会会员 1959年 如东县 人大常委 副主席 
中国书坛需要心灵建设被引量:1
《中国书法》2014年第12期172-174,共3页言恭达 
任何艺术家都无权漠视祖先留下的中华文化,都应懂得只有赢得今天的文化创造才能对得起这个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今天文艺创作方向的导航仪。它解决了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文艺工作者该怎么办,是为人民而创作...
关键词:文艺创作方向 心灵 中国 中华文化 文艺工作者 创造才能 市场经济 人民币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民主》2014年第8期26-27,共2页言恭达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性组织。”抓住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之处。目前,各地都重视基层公共文...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委员 非营利性组织 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化发展 竞争机制 三中全会 社会力量 
我心匪石·黄君书法展——诸家评论摘要
《书画世界》2014年第4期64-70,5,共7页万绍芬 罗清泉 周笃文 言恭达 赵长青 杨庆存 刘曦林 梅墨生 李庶民 张公者 王志远 何西来 邓宝剑 西中文 李金豹 姜寿田 蔡树农 张啸东 陆明君 吴振锋 邱才桢 魏哲 郑荣明 丛文俊 许坚 
黄君黄君,字君平,号鉴斋、豫章山人,别署漕源蛰居,别号墨香寮主、壑松堂、槐香居士、黄龙老农等。1961年生于江西修水,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诗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北京文博学院教...
关键词:书法展 摘要 评论 中国宗教 楹联学会 文化研究 江西省 艺术研究院 
剧团改制势在必行
《中国政协》2013年第14期32-32,共1页言恭达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明确提出了剧团改制的目标,各地划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近两年,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明确提出了剧团改制的目标,各地划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但却进展缓慢。事实上,多数剧团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关键词:剧团 改制 文化体制改革 路线图 时间表 国家 
进一步健全高校与地方的合作机制
《江苏政协》2013年第6期12-12,共1页言恭达 
近年来,随着政府主导推进学校与地方科技创新及产学研深度合作,学校和地方积极共建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基地、产学研联合体包括学校与地方联合组建研究院,但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缺乏成熟项目仓促联姻。在高校和地方组建研究院的过...
关键词:合作基地 人事制度 青年教师 研究主题 发展方向 人员调配 人员编制 专家团队 职称晋升 合作行为 
进一步保护和发展中华老字号
《中国产业》2011年第6期23-23,共1页言恭达 
"中华老字号"不仅是一种商业景观,更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中华老字号"既是传统企业品牌的延续,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承传和人类优秀精神财富的积淀。"中华老字号"的消失不只是一种品牌的消亡,更是人类优秀物质财富和文化精神的巨大浪费,因...
关键词:中华老字号 保护和发展 优秀传统文化 历史文化现象 企业品牌 精神财富 文化精神 物质财富 
星空下的文化思考
《中国报道》2011年第10期82-82,共1页言恭达 
我们期盼回归本真、回归纯净,少一点爆炒,多一点理解与呵护,冷静地自省“存在的意义”,反思每一位文化人的社会担当。
关键词:文化思考 文化人 回归 
全球化语境下的审美转型与文化自觉
《民主》2011年第7期41-43,共3页言恭达 
2011年5月24日至26日,由民进中央文化艺术委员会、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办的"2011年开明·江海文化论坛"在南京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在会上热烈讨论,就文化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论坛特在《民主》杂志申办专页,选出三篇文章在《民...
关键词:全球化语境 文化自觉 审美转型 文化论坛 《民主》 文化艺术 文化问题 委员会 
要让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
《中国政协》2011年第12期36-37,共2页言恭达 
在职大学生“村官”如何培养、管理、使用?届满的又如何合理流动?在后大学生“村官”时代,全国如果实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官”,这项工程又应如何良性发展?这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大学生“村官” 合理流动 良性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