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萍

作品数:9被引量:1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角膜内皮角膜内皮细胞青光眼青光眼患者形态学定量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实用医药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形态研究被引量:9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8年第7期420-421,共2页蒋华 王焕旭 张康兰 谢萍 姜莉华 
为探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及其小梁切除术后角膜内皮细胞(CEC)的形态计量学变化和临床意义。对36例PACG患者于小梁切除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了角膜内皮细胞观察和图象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ACG患...
关键词: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角膜内皮 形态计量 闭角型 
糖尿病患者活体角膜内皮细胞图像分析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8年第2期75-77,共3页蒋华 林庆华 谢萍 王焕旭 张康兰 
应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糖尿病和健康人各69例进行了活体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面积无明显变化(P>005),但面积变异系数、周长、最大长径显著增...
关键词:糖尿病 角膜内皮 图像分析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修复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8年第2期91-92,共2页蒋华 王焕旭 张康兰 谢萍 林庆华 杨艳峰 
为探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角膜内皮损伤修复过程并分析其意义,对36例术前至术后2年进行了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分析。术后第1月细胞面积、周长、长径、变异系数显著增大,形状系数减小;术后3-6月形状系数和变异系数恢复正常,...
关键词:角膜内皮 修复 形态计量学 人工晶体植入术 
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计算机图像分析被引量:2
《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1998年第1期31-33,共3页蒋华 谢萍 林庆华 王焕旭 张康兰 
目的探讨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计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和26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进行了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PACG患者角膜...
关键词:青光眼 角膜内皮 计算机图象分析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定量分析被引量:1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70-72,共3页蒋华 张康兰 王焕旭 林庆华 谢萍 杨艳峰 
目的:探讨放射状角膜切开(RK)术后角膜内皮细胞(CEC)形态计量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6例患者(28眼)在RK术前、术后2周至1年期间进行了活体CEC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细...
关键词:角膜切开术 放射状 内皮细胞 形态学 
青光眼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改变
《实用医药杂志》1998年第1期26-27,共2页蒋华 谢萍 王焕旭 张康兰 林庆华 
对32例闭角型青光眼和26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了角膜内皮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图象分析。结果与正常人相比闭角型青光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形状系数明显减小,面积、周长、长径、变异系数明显增大(P<0.01),开角型青光眼内...
关键词:青光眼 角膜内皮 形态定量 
微机操作者与接触镜配戴者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学计算机分析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1997年第6期410-413,共4页蒋华 林庆华 杨艳峰 王焕旭 张康兰 谢萍 
探讨微机操作者和接触镜(CL)配戴者角膜内皮细胞(CEC)变化及其意义。对76例微机操作者和42例CL配戴者进行了活体CEC显微镜观察和计算机形态定量分析。CL配戴者CEC密度正常,变异系数、周长、长径明显增大,形状系数减小,微机操作...
关键词:微机操作者 角膜内皮细胞 角膜接触镜 
正常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定量分析
《实用医药杂志》1997年第3期26-27,共2页蒋华 王焕旭 张康兰 谢萍 杨艳峰 丛爱宁 
应用扫描电镜与角膜内皮显微镜联合计算机图象分析技术,对25只角膜标本和28只活体角膜进行了形态学定量分析。结果,正常活体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为2912±98个/mm2,单个细胞面积为249.61±6.25μm,面积变异系...
关键词:正常人 角膜 内皮细胞 定量分析 
眼科病房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几点护理措施被引量:1
《解放军护理杂志》1997年第1期58-58,共1页韩月献 焦守凤 张玉芬 谢萍 王忠兰 
介绍了眼科病房中预防交叉感染的几点护理措施。如何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关注的新课题。在病房中加强消毒隔离,切断传染源,加强局部药品的管理,制定具体的消毒和检测制度,有效地达到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的目的。
关键词:眼科病房 预防交叉感染 护理措施 院内交叉感染 消毒隔离 局部 传染源 新课题 目的 管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