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文东

作品数:17被引量:4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洛特曼文化文本符号学视角符号学空间结构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学术》《俄罗斯文艺》《社会科学辑刊》《外国语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留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作为爆发的文学:从蒂尼亚诺夫到洛特曼
《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期156-161,共6页 郑文东(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82)。
20世纪20年代的俄罗斯在分析性艺术思维框架内最激进的理论,就是形式论者用演变模式的结构规律取代文学、文化和艺术的历史起源研究。尤里·洛特曼在演变理论、历史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发现与尤里·蒂尼亚诺夫的相应思想有关,但尤里·洛特...
关键词:尤里·蒂尼亚诺夫 尤里·洛特曼 文学的演变 体裁理论 文学日常 
《祖列伊哈睁开了眼睛》的时空体研究——以西伯利亚时空体为例被引量:1
《中国俄语教学》2023年第1期80-87,共8页张嘉新 郑文东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斯拉夫文论经典汉译与大家名说研究”(17ZDA282)的阶段性成果。
俄罗斯新锐女作家古泽尔·雅辛娜的首部长篇小说《祖列伊哈睁开了眼睛》以其独具特色的艺术性和思想性,一经问世便引起巨大反响。通过时空的转换,小说主人公们进行了一次奇妙的生命之旅。小说中存在着几个具有典型象征意义且各具特色的...
关键词:《祖列伊哈睁开了眼睛》 西伯利亚时空体 生与死 苦难与爱 重生 
从两极互动结构到单子——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观察被引量:1
《俄罗斯文艺》2022年第3期27-35,共9页郑文东 林柯 
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莫斯科—塔尔图符号学派的理论流变研究”(20BWW028);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尤里·洛特曼著作集汉译与研究”(21&ZD284)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考察了洛特曼提出的术语——单子,单子即两极互动的最小结构,离散型和浑成型这两大类文化符号构成各种层面的单子,形成同拓扑的关系,相互交织,生成文本的意义,同时也构成人类思维模式的特点。单子是洛特曼文化符号学的立足点,通过...
关键词:洛特曼 符号单子 两极互动 智能性 
新时期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的特点
《欧亚人文研究(中俄文)》2021年第2期9-16,48,84,89,共11页郑文东 王璐瑶 程平 
程平主持的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专项资金资助的“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形象发展战略研究”项目(项目号:19GBQY005)阶段性成果。
中俄人文交流机制是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对外人文交流机制,是中国政府的创造性举措。本文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介绍了中俄人文交流机制,分析了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结构特点,同时指出了新时期该机制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国 俄罗斯 人文交流 交流机制 
“小人物”长廊中的后来者——列米佐夫小说《不知疲倦的铃鼓》中的人物形象
《俄罗斯文艺》2020年第2期72-79,共8页王璐瑶 郑文东 
国家留学基金中国与圣彼得堡大学互换奖学金项目(基金号:留金亚〔2018〕90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小人物"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典型的人物形象系列之一。处于世纪之交的白银时代作家列米佐夫在"小人物"形象的创作手法上具有过渡性特点。本文以列米佐夫的中篇小说《不知疲倦的铃鼓》为例,探讨小说主人公的文学原型,借以展示作家对19世纪...
关键词:“小人物”形象 文学原型 双重人格 列米佐夫 
理论的记忆——论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遗产被引量:2
《社会科学辑刊》2019年第5期201-204,共4页加林·吉哈诺夫 周启超 郑文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82)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之后的理论如何“在记忆”俄罗斯形式论学派角度来探讨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遗产,其核心聚焦于四个重要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理论与艺术实践在俄罗斯形式论学派中的共生与并存;第二个层面是体裁在俄罗斯形式论学派的理论著...
关键词:新时期以来 中国诗学史 俄罗斯形式论学派 
语型在篇章语言布局动态展开中的作用
《中国俄语教学》2019年第2期29-36,共8页王璐瑶 郑文东 
语型是一个具有明显俄罗斯语文学特色的概念,它是语言布局的组成部分,是可以融入所有语言单位和统一体的序列。作者可以通过语型在文本中平行展开、碰撞、交替、相互渗透等方式来实现相应的布局功能。本文基于俄罗斯文学修辞学理论来研...
关键词:语型 篇章语言布局 布局功能 
巴赫金与形式论学派:一种未被观察到的交集被引量:1
《社会科学战线》2019年第5期179-187,共9页伊琳娜.波波娃 郑文东 王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7ZDA282)
形式论学派在俄罗斯文学学中的重要地位已经得到欧洲乃至全世界的公认,同时,包括巴赫金在内的其他学者或学派对形式论学派的批评与论辩,以不同形式和视角相继展开,这共同形成了俄罗斯20世纪文学学的百家争鸣。我们从历时和共时角度关照...
关键词:巴赫金 形式论学派 诗学 美学 语言学 
18世纪俄罗斯文化的符号类型学被引量:1
《长江学术》2011年第3期64-72,共9页尤里.米哈依洛维奇.洛特曼 郑文东 
透过对18世纪俄罗斯文化的符号类型学研究,作者指出该时期的俄罗斯文化是由多种语言构成的层级结构,同时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蕴含的极端二律背反是制约其加速发展的因素之一,放弃文化独白是18世纪俄罗斯符号学的内部结构原则。
关键词:符号类型学 二律背反 文化文本 文化语言 
一条永不间断的“莫比乌斯带”——纳博科夫《天赋》的叙事结构分析被引量:2
《外国语文》2009年第2期65-68,共4页郑文东 
《天赋》中主人公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中的位移,形成该文本的情节。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形成多层级的对话,使文化文本的意义得以增生,对文本多重视角的阐释成为可能。《天赋》的结构如同一条"莫比乌斯带",主人公最终成为该文本的作...
关键词:莫比乌斯带 内部空间 外部空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