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

作品数:93被引量:385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西游记》金圣叹《水浒》金庸宗教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明清小说研究》《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长江学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宗教中国化视域下“南柯梦”主题叙事流变研究
《文学与文化》2025年第1期86-95,共10页王珺 陈洪(指导)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法藏部西域写本与图像研究”(项目编号:21BZJ021)的阶段性成果。
“南柯梦”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被多次演绎,由于不同阶段的叙事与不同宗教文化相融合,其主题意蕴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从讲述“梦入蚁穴”的“审雨堂”志怪故事,经李公佐、汤显祖等文人不断进行佛教化改造后,转而变为“梦了为觉,情了为佛...
关键词:南柯梦 主题 宗教 中国化 互文性 
《西游记》“孔雀佛母”说考辨
《文学遗产》2024年第2期182-187,共6页陈洪 
《西游记》第七十七回中,孙悟空打趣如来,谓其乃“妖精的外甥”。如来也坦承有“孔雀佛母”之说。但这是民间色彩浓厚的经典误读:《佛母孔雀大明王经》的“佛母”与母亲、女性全无关系,《西游记》所写纯属望文生义。其原因与佛教对于“...
关键词:《西游记》 孔雀 佛母 
再议东坡诗与《西游记》
《明清小说研究》2023年第4期84-94,共11页陈洪 
苏东坡的《醉道士石》诗虚构了一个故事,与《西游记》孙悟空闹天宫的故事有相同要素。他的诗中,写食用石芝的情境,也与《西游记》五庄观人参果的故事有相似处。这种关联曾有学者看到,现作进一步的研究,对认识《西游记》的成书,以及文学...
关键词:东坡诗 醉道士石 西游记 石芝 寄托 
桃李芬芳伴弦歌
《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3期4-5,F0002,F0003,共4页陈洪 
今年是叶嘉莹先生回国任教的第四十一个年头。当年挤在阶梯教室席地而坐聆听迦陵妙音的莘莘学子,长者已逾古稀,少者亦近耳顺。而四十年前那种如饮醇醪、如沐春风的感觉却未曾稍减,甚或随人生感悟越发浓郁。于是,八二级诸同窗首倡,七七...
关键词:阶梯教室 人生感悟 第四十一个 叶嘉莹 如沐春风 桃李芬芳 叶先生 图文并茂 
论明清时期“儒侠”人格的建立及其文学价值
《华夏文化论坛》2023年第1期3-12,共10页陈洪 周蕾 
“儒侠”一词最初被用来指代儒士和侠士两类社会群体,宋代时开始演变成指代具有侠气的文人,明清时则逐渐凝聚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行为范式。文人具有侠气这种文学文化现象具有深厚的思想渊源,是对孔孟张扬主体人格的承继,之后又在阳明...
关键词:明清 儒侠 理想人格 思想 小说 
《封神演义》神祇佛缘考论
《文学与文化》2023年第1期37-49,共13页陈洪 
《封神演义》所写道教的神祇中,燃灯道人、惧留孙等形象都是从佛教的佛、菩萨中“借”来的,但是其地位、能力普遍被贬低。个中原因是明代中后期佛教、道教争胜,反映到小说创作中。而《封神演义》的作者陆西星是全真道的领袖人物,他的宗...
关键词:封神演义 道教 佛教 宗教生态 
《西游记》数字文化二题
《文学与文化》2022年第3期4-15,共12页陈洪 
《西游记》具有复杂的文化内涵,并表现于一些特殊的数字中。脍炙人口的“三打白骨精”,乃由道教的“斩三尸”生发而来。碧波潭的“九头虫”则与道教的“九虫”说隐隐相关。孙悟空的金箍棒,猪八戒的九齿耙,沙和尚的降妖杖,其反复渲染的重...
关键词:西游记 数字 道教 三尸 九虫 
何为名著,以何导读——《四大名著导读》作者访谈
《中国图书评论》2022年第3期3-13,共11页陈洪 张昊苏 
“四大名著”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翘楚。《四大名著导读》从文献考证、文本形成、文学审美、文化影响等角度切入,深度阐明“四大名著”的丰富内涵,尤其重点厘清“四大名著”的一些关键性、争议性难题,为中小学...
关键词:古典小说 四大名著 导读 
从作者研究谈白话小说文献学的基源问题被引量:2
《文献》2022年第1期4-14,共11页陈洪 张昊苏 
作者研究在白话小说文献研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相关理论反思还有待推进。就"何为作者"来说,应该重点从小说文献视角厘定署名"通例",切分公共领域的作者称引和具体研究中针对某一特定文本的作者/贡献者论证。就考辨作者来说,应重点厘定...
关键词:白话小说 小说文献学 作者研究 
化史为稗之秘——《三国演义》文学价值论略被引量:1
《文学与文化》2021年第3期4-14,共11页陈洪 
《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如何,历来颇有争议,焦点在于历史与文学的关系。由于该书以传奇手法写历史,人重于事;写人聚焦对手戏,事半而功倍;调控节奏,叙事有情感温度,所以成功地化史为稗,具有了较高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三国演义》 历史 文学 人物形象 叙事技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