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

作品数:17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非诉讼衔接机制诉讼民事诉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一般工业技术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丛》《中国能源》《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理论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宏观经济影响——基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煤炭经济研究》2025年第3期103-112,共10页杨佩霏 王自奔 唐嘉懿 乔嘉艺 陈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4198)。
基础设施质量的改善不仅关乎国家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更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的稳定繁荣。为深入探究我国各类基础设施质量改善的宏观经济影响,构建了一个契合中国国情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并通过反事实模拟定量分析了2...
关键词:基础设施质量 经济增长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宏观经济 产出增长率 
电力市场化改革对煤电行业错配的影响——来自南方电网五省的证据
《煤炭经济研究》2024年第2期130-139,共10页金璐 刘一然 王铭铭 陈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2274198)。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煤电发挥兜底保供、系统调节的“压舱石”作用,机组的发电效率日渐引起关注。过去中国采取“三公”调度模式,部分高耗能、高污染机组被低效利用,导致了行业内资源错配现象的发生。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后,电力系...
关键词:电力市场化改革 经济调度 错配 煤电 供电成本 供电煤耗 
我国绿色电力与智能算力“两力一体化”评估及政策建议被引量:1
《中国能源》2023年第12期5-14,共10页王人浩 杨佩霏 陈浩 
我国的智能算力规模大、发展迅速,且是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支撑。然而,智能算力高需求的区域恰好是我国电力供需紧张的区域,未来智能算力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加剧我国的电力安全供应压力。统筹绿色电力与智能算力的一体化发展模式,科学引导...
关键词:绿色电力 智能算力 可再生能源消纳 
论自我管理型团队对工程设计项目的重要性被引量:1
《现代商贸工业》2020年第4期191-192,共2页陈浩 
目前国内设计院生产所综合设置的组织形式基本是以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为任务目标,组建自我管理型团队,团队内部实行自我管理、自我负责、自我领导、自我学习的运行机制,共同实现设计任务.论述自我管理型团队对于工程设计项目设计过程成...
关键词:工程设计项目 自我管理型团队 重要性 
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之探——以和谐社会为语境
《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61-65,80,共6页陈浩 
中国法学会2011年度部级研究课题"民事诉讼与诉外调解对接机制研究"[CLS(2011)C38]
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意在民事诉讼与其他纠纷解决方式间构建起高效的转化机制和协作机能,能够充分发挥人民法院与其他解纷主体的区别优势,以真正实现公力救济与私权自治的全面协作,可谓民事纠纷多元化、集合式解决的不二之选。实践中,...
关键词:民事诉讼 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衔接机制 民事诉讼法全面修改 
论我国非讼程序的立法完善被引量:1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105-110,共6页陈浩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12Yj820123)
非讼程序,是公力救济在民事非争议案件领域的特殊表现形式。在和谐社会语境下,非讼程序的内外双重价值凸显,既可以高效快速地完成对非争议案件的审理,又可以及时有效的达到对民事纠纷的事先预防。于立法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我国非讼程序...
关键词:非讼程序 非讼程序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多元与高效:我国非诉讼程序法研究被引量:1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97-101,共5页陈浩 
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民事诉讼与诉外调解对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CLS(2011)C38
我国目前关于非讼程序的救济途径依然存在着立法缺位、立法层级较低、立法内容过于概括、救济途径不甚统一等诸多不完善因素。因此应借鉴德国、日本等国的立法经验,在非讼程序领域统一设置与争讼程序之上诉审程序类似的"抗告"程序。"抗...
关键词:非诉讼程序法 非诉程序 非讼程序 
我国社会纠纷解决的非诉讼路径分析被引量:2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134-141,共8页陈浩 解永照 
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民事诉讼程序运转的逻辑基础及社会动力>(项目批准文号:12YJ820123);2010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基层社会矛盾演化及化解机制研究>(项目批准文号:10CFXJ02);2011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构建与完善弱势群体医疗权益法律保障体系研究>(项目批准文号:11BFXJ05)的阶段性成果
2011年3月,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宣布:以宪法为统帅,以诉讼与非诉讼法等七个法律部门为主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其中,非诉讼程序法强调对社会纠纷的多元化和差异化解决,可谓保障和谐社会最终实现的天然需求...
关键词:社会纠纷 非诉讼程序法 非诉讼程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司法确认制度完善研究——以《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被引量:3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3年第1期114-122,共9页陈浩 
2012年8月31日,现行《民事诉讼法》再度修改,鉴于司法确认在高效分流案件、彻底消弭纠纷方面的突出功能,司法确认制度首度被纳入民事诉讼法典,该法在其第十五章特别程序中新设专节用于规范"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司法确认重在构建诉讼与...
关键词:司法确认 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 民事诉讼法修改 
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之探——以和谐社会为语境被引量:2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10-15,共6页陈浩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程序利益论"(12Yj820123);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民事诉讼与诉外调解对接机制研究"{CLS(2011)C38}
完整回顾了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发展经历,科学归纳了诉讼与非诉讼衔接机制的多元类型,客观分析了盲目试点非法定衔接机制、过量适用诉讼主动型衔接机制、过多设置强制型衔接机制、非强制型衔接机制分流案件效果亟待提高等诉讼与非诉...
关键词: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 民事诉讼 衔接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