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名潞

作品数:20被引量:4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匹兹堡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当代艺术当代艺术中国艺术艺术家艺术史观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书画》《时代建筑》《文艺研究》《美术观察》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代艺术策展的历史意识与中国语境——专访高名潞
《美术观察》2024年第9期8-12,共5页缑梦媛 高名潞 
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系及建筑史系高名潞教授在访谈中回顾了过去四十年的当代艺术策展经历和理论建构,探讨了展览策划与理论研究的关系、展陈空间对作品的影响、展览主体性的转移等问题。在艺术家的创作大多从个体出发、艺术批评较为...
关键词:中国当代艺术 策展 艺术批评 元理论 意派 
邱振中书法辑评
《中国书画》2022年第6期106-109,共4页潘公凯 范迪安 许江 曹意强 彭德 高名潞 
邱振中是这三十年中书法发展的亲历者。他在书法创作、教学、理论研究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努力,留下了有影响的作品和著作。书法创作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是他所有艺术创作的出发点。他谦逊地面对民族和人类的一切遗产,细心体察,从不盲从,从...
关键词:书法作品 书法创作 艺术创作 中国当代艺术家 亲历者 
模拟还是虚拟——庞茂琨镜像中的绘画性被引量:2
《油画艺术》2015年第4期83-86,共4页高名潞 
庞茂琨的西方写实油画功底在中国当代画家中是一流的.他的画细腻但不拖沓,也就是说,他的画不是靠时间磨出来的,所以,他作品的绘画性很强.有些地方故意留下笔触痕迹,甚至用稀释的油彩渲染出来.他的素描亦如是,那些虚实共生的表现形式透...
关键词:绘画性 镜像 虚拟 模拟 中国当代 写实油画 敏感性 画家 
“八五美术运动”的“玄想”叙事——基于个人批评实践的反思被引量:5
《文艺研究》2015年第10期128-143,共16页高名潞 
本文从两方面展开对"八五美术运动"的回顾和反思:一是宏观比较的当代艺术史视角,二是个人的批评实践。基于对"文革"后美术中的现实主义、形式主义和"业余前卫"的反思,"八五美术运动"在1985年前后以群体展览方式在全国范围出现。同时在...
关键词:叙事特点 批评实践 美术 反思 运动 八五 个人 人文景观 
见微知著——蔡锦的格物绘画被引量:1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14-17,共4页高名潞 
阅读蔡锦的作品实际上是在阅读蔡锦这个人。我与蔡锦接触不少,但是很少听她夸夸其谈。她寥寥数语的谈话和笔记大多讲她对枯萎的美人蕉、对家乡老屋的窗格子、对水痕及红色腥气的感觉。这种感觉有一种无法捕捉的诡秘。凡有生命的东西,必...
关键词:寥寥数语 内在实质 表面现象 水痕 女性艺术家 THINK 屋漏痕 
没有线条的历史——对中国当代艺术史叙事的思考被引量:12
《文艺研究》2011年第7期115-124,共10页高名潞 
中国的现当代艺术史的发展是在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背景和语言情境中发生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复杂因素,传统和西方的艺术语言并存的系统,东方和西方长久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的全球化的博弈空间,都成为中国20世纪以来的艺术发展中不可...
关键词:艺术史观 中国当代 线性历史观 叙事模式 线条 现当代艺术 20世纪 语言情境 
象征与唯美的对话——王天德的媒介
《荣宝斋》2010年第9期230-237,共8页高名潞 
王天德在二十年的水墨创作中,一直尝试把传统水墨媒介转化为当代艺术语言。王天德是第一个尝试用水墨媒介做《装置》的艺术家。在这方面他是一个先行者。
关键词:王天德 传统山水画 艺术语言 传统水墨画 装置艺术 西方绘画 艺术批评家 水墨山水 现代艺术 形式转 
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0年第2期60-70,共11页高名潞 
本篇是高名潞《意派论》的第四部分"意派"论畅想与随笔。在这部分里,作者着重讨论了四个问题,即"象、观念和写实";"形而上、形而外和形而下";"海德格尔的此在、世界、器具与意派的理、识、形";"整一性不同于整体性";"理、识、形就是仪式...
关键词:意派论 观念和写实 理识 仪式性 
意派——世纪思维
《城市环境设计》2009年第7期158-165,共8页高名潞 柳青 
“意派——世纪思维”展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办。 这次展览几乎一举襄括了中国近30年来的优秀艺术家的主要作用,作为策展人,
关键词:美术馆 建筑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 艺术家 
意派论:一个颠覆再现的理论(三)被引量:2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5期13-28,共16页高名潞 
本篇是高名潞《意派论》第三部分"意派"与符号学理论。在第三部分里,作者进一步从语法修辞的角度对西方再现理论的方法进行阐释,说明"意派"不同于这些西方理论的叙事立场和方法,指出意派不是像西方理论那样以分裂和替代为基本语法修辞...
关键词:意派 意派论 新叙事方法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