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思

作品数:10被引量:26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沉默哈罗德·品特戏剧生命哈罗德·品特心灵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当代外国文学》《基督教文化学刊》《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传统文化对中国人自尊的影响及转型期和谐人格建构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2期188-192,共5页丛晓波 于文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BBA120020)
转型期所包含的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并引发一定的心理困境及自我的不和谐状态,而随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社会文化整合而实现的和谐人格是解决转型期自我心理困境的最为根本的有效途径。从我国传统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 自尊 转型期 和谐人格 
从“有限之途”到“无限之境”——谈生命教育的三重维度被引量:10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114-118,共5页于文思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BBA120020)
生命教育作为关涉一切"有生之命"的人道教育,是一个立体、多维的教育理念。这一理念以学生的个体生命为载体,向三个维度展开:生死维度以学生对生死的客观、正确认识为基本导向;人文维度以个体在教育过程中不断提升的文化内涵和对世间万...
关键词:生命 生命教育 人文精神 心灵 
沉默空间与自我确证——哈罗德·品特戏剧空间结构的现象学意义被引量:8
《当代外国文学》2015年第4期93-100,共8页于文思 
哈罗德·品特的戏剧空间以"密闭环境"著称。他选择这一类型的空间结构,在舞台上达到"陌生化"效果,而在存在意义上则探讨了人物的主体性建构。品特的密室环境在舞台结构上体现了还原生活本质的现象学意义,并由此展现空间中各类角色的主...
关键词:哈罗德·品特 空间 现象学 陌生化 主体性 
历史与叙事的同一性融合——保罗·利科“圣经叙事学”中的群体身份建构被引量:1
《基督教文化学刊》2015年第2期167-184,共18页于文思 
<正>从《恶的象征》开始,经《解释的冲突》、《活的隐喻》直到三卷本的《时间与叙事》,利科一以贯之地展示了其哲学的本质:以解释达成对人类存在的意义的理解。在利科看来,'叙事'体现了人类行为的具体的可能性,体现了人类做事的方式,也...
关键词:PAUL RICOEUR the Old TESTAMENT Biblical NARRATIVE group IDENTITY 
探问生命:幸福本质的历史探寻与当代诠释被引量:1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69-73,共5页于文思 颜宏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提升及健全人格培育研究"(BBA120020)
幸福的本质是以个人体验为主、以社群关系为体现的一种文化定位,它强调个体对生活的认知。因而,自我建构的特征也就成为对幸福本质的诠释方式之核心。中国与西方两种哲学传统奠定了两种自我建构的方式,也就出现了对幸福的两种诠释。在...
关键词:幸福本质 自我建构 民族文化心理 
上帝的石头与凯撒的面包——从三组概念浅析《宗教大法官》中涉及的人性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33-38,共6页于文思 
《宗教大法官》与"四福音书"中的互文性是陀思妥耶夫斯基以隐喻功能书写的人性问题。信仰与理性、自由与专制、现实利益与永恒理想是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述人性的三个维度。信仰与理性的对立点是人性的物质欲望,自由与专制的矛盾是人性的...
关键词:《卡拉马佐夫兄弟》 《宗教大法官》 人性 
断裂空间中的自我赋形——哈罗德·品特戏剧《沉默》中的空间隐喻
《作家》2015年第4X期188-190,共3页于文思 
《沉默》作为品特最特别,又最具有"品特式"风格的剧作,以它独特的戏剧话语和舞台结构而存在。《沉默》一剧极简的舞台结构,既继承了贝克特式的虚无,又展现戏剧话语的诗性隐喻。品特以《沉默》中的话语构成戏剧空间中的隐喻,暗示了断裂...
关键词:品特 沉默 空间 隐喻 
“全球本土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身份重构--以“后殖民”理论为视角被引量:4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96-101,共6页于文思 
全球化所导致的边缘化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人面临的问题,这种边缘化既是政治、经济层面上的,也是社会与文化层面上的。这是后现代主义入侵文化领域的必然结果。当全球化遭遇本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这种强势文化类型时,其后现代主义特性...
关键词:“全球本土化” 中国文化身份 “后殖民” “国学热” 新儒学 
浅论《奥德赛》中的变形主题被引量:1
《作家》2012年第18期131-134,共4页于文思 
对史诗《奥德赛》的主题解读一向是多视角的,但却往往集中于文本背后所隐藏的话语,而忽视了文本最直接的体现。本文拟用文本细读的方法,探索其中出现的"变形"这一古老主题。"变形"作为贯穿于整部史诗的主题之一,在之前的研究中并没有得...
关键词:奥德赛 奥德修斯 变形 
不能说的秘密——探究《格林童话》与《搜神记》中的话语禁忌
《作家》2011年第24期98-99,共2页于文思 李军 
在中国和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都有着关于言说某些禁忌而会遭到惩罚的故事模式,虽然引起的原因有所不同,但受难者往往是女性。本文以浅析这类故事模式的背景入手,浅析此类中德民间传说的异同,并进一步分析女性话语权丧失的原因及异同点,以...
关键词:《格林童话》 《搜神记》 女性 禁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