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斌

作品数:53被引量:1020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科斯定理法治法律法学法教义学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法学》《地方立法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开放时代》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网络游戏“防沉迷”规定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检视——青少年保护问题研究
《区域治理》2024年第15期32-37,共6页欧阳泽蔓 马润艺 凌斌 
基于法的科学性、有效性评价理论框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方法、比较研究等方法,梳理归纳现行网络游戏“防沉迷”立法体系,评价防沉迷立法科学性和有效性。探究网络游戏立法与青少年保护问题。从学界理论观点和实证研究数据入...
关键词:防沉迷规定 科学性 有效性 
宪法作为方法:国家治理体系视野下的特别行政区与“一国两制”
《复印报刊资料(台、港、澳研究)》2023年第5期63-73,共11页凌斌 
香港地区“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要求超越以基本法为中心的解释框架,以宪法为方法,实现对特别行政区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的宪法纳入。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纳入,既体现为宪法序言在历史事实层面将香港地区重新纳入中国主权范围...
关键词:宪法作为方法 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 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香港基本法 
宪法作为方法:国家治理体系视野下的特别行政区与“一国两制”
《湖湘论坛》2023年第3期68-81,共14页凌斌 
香港地区“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要求超越以基本法为中心的解释框架,以宪法为方法,实现对特别行政区制度和“一国两制”方针的宪法纳入。对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宪法纳入,既体现为宪法序言在历史事实层面将香港地区重新纳入中国主权范围...
关键词:宪法作为方法 特别行政区 “一国两制” 重新纳入国家治理体系 中国香港基本法 
法教义学、社科法学与群众路线:法学方法论反思被引量:6
《地方立法研究》2022年第6期90-108,共19页凌斌 
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从分歧走向对话,首先需要反思各自的方法论性质。两者的方法论分歧源自解释传统的差异。在法律解释上,德国法教义学源自“释经传统”,美国社科法学则类似“律法传统”。不同解释传统背后的制约因素在于法民关系即解...
关键词:社科法学 法教义学 法律(人)思维 法学方法 解释传统 法民关系 
论相对权力与相对腐败被引量:1
《桂海论丛》2016年第2期38-40,125,共3页凌斌 
不仅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相对权力同样导致相对腐败。绝对权力的腐败是专制下的腐败,相对权力的腐败是法治下的腐败,即法治堕落为官僚主义。官僚主义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韦伯式的官僚主义",即执法和司法官员的行为僵化;另一种是"阿伦...
关键词:权力 腐败 法治 官僚主义 
如何完善中国法官的法律思维?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期83-84,共2页凌斌 
当下法学界的一个流行主张,尤其是法教义学者的雄心壮志,是以法律思维统一裁判说理,通过控制法官如何思考来约束法官如何裁判,最终借助法学教育重塑中国的司法实践。这突出表现为法理学界关于"法律(人)思维"的理论争议,争议的实质是何为...
关键词:法律思维 法理学界 社会科学知识 法教义学 司法实践 苏力 法律方法 法律解释 法律关系 以吏为师 
从界权成本看真实世界——兼答简资修教授
《人大法律评论》2015年第2期469-482,共14页凌斌 
无论是哪种产权制度,一旦安定下来,人的自私行为会选择交易[成本]较低的安排来生产。然而,产权制度的转变是另一回事。——张五常一、从简资修教授的批评谈起任何关于法律和市场关系的深入思考,都必然触及对罗纳德·科斯经济学思想的理...
关键词:科斯定理 法律经济学 自私行为 张五常 经济学思想 产权界定 黄金律 信奉者 科斯第二定理 市场关系 
权利本位论的哲学奠基被引量:8
《现代法学》2015年第5期3-11,共9页凌斌 
霍布斯是权利本位论的哲学奠基人。自然权利是其权利本位论的逻辑起点,是一种绝对的自由平等关系。从自然权利的自然平等和自然自由出发,霍布斯论述了权利本位论的三个基本主张:权利先于义务,权利先于权力,权利先于欲望(以及意志和功利...
关键词:权利本位 自然权利 权利与义务 权利与权力 权利与欲望 
法官如何说理:中国经验与普遍原理被引量:118
《中国法学》2015年第5期99-117,共19页凌斌 
中国司法的裁判文书一直因缺乏说理而饱受批评。究其原因,并不能简单归咎于法官的腐败、无能或缺乏督促机制。影响裁判说理的因素,既有隐藏弱点、注重判断、直接沟通等普遍原因,也有其特殊原因,即特定的"法民关系"。在当代中国的"积极...
关键词:裁判文书 裁判说理 指导性案例 
诉调衔接的政法实践与法治意义被引量:3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5期60-62,共3页凌斌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健全”和“完善”这样的表述,...
关键词:有机衔接 法实践 法治意义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社会矛盾纠纷 经验积累 依法治国 中共中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