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景丽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传统人物画传统文化教学改革信息技术系统教育系统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艺术学院学报》《装饰》《美术观察》《教学与管理(理论版)》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国传统人物画散点透视构图背后的儒释道融合
《作家》2014年第08X期199-200,共2页刘景丽 
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人物画发展过程中的异域文化因素探析”,项目批准号:12YJC760049
构图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章法"、"布局",与西方绘画中的焦点透视构图方式相比,中国传统人物画采用的是具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散点透视。这种构图样式围绕着"人"的主体意识而呈现,或形神兼备、或物我交融。中国传统人物画根植于中国传统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物画 印度 佛教文化 散点透视 构图 
魏晋人物画“传神”理论形成过程中的印度般若佛学思想因素初探被引量: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27-30,共4页刘景丽 
华东交通大学校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07YS02)
魏晋时期,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迁想妙得"等"传神"理论,标志着中国传统人物画"传神"理论的形成,推动了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在这一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固然有着本土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但佛教文化尤其是大乘空宗的般若佛学对其理论...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物画 传神 佛学思想 
传统文化在三大构成教学中的渗透被引量:3
《装饰》2010年第2期139-140,共2页朱明弢 刘景丽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基金资助项目;课题编号JXJG-07-5-7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是几千年来中国先民们为我们留下的智慧宝藏,它不仅能医治我们与自然严重异化的关系,更是现代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源泉。将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文化转换成现代的设计语言,并纳入三大构成课程教学,走出一条...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三大构成 教学改革 
网络环境下美术教学模式初探被引量:2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0年第1期159-160,共2页刘景丽 
网络技术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网络教育促进了信息技术系统与教育系统的合二为一,本文所指的网络环境即以互联网为基础、为辅助教学媒介,有计划地完成教学活动,达成某种预期学习结果。
关键词:网络环境 教学模式 20世纪90年代 美术 信息技术系统 网络技术 合二为一 教育系统 
色彩设计之我见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09年第4期110-110,共1页刘景丽 
色彩作为造型艺术语言的重要元素之一,在艺术设计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不仅唤起人们的视觉美感,而且传达出独特的情感诉求,使受众增进对设计产品中色彩载体的体验、感受和理解。
关键词:色彩设计 艺术语言 艺术设计 视觉美感 情感诉求 设计产品 
论传统人物画用笔由密向疏转变中的佛教因素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137-140,共4页刘景丽 
在中国传统人物画中,与工笔画相对应的是另一大画种——写意画.写意画的诞生源于传统人物画用笔由密向疏的转变,而在这转变中,佛教的般若佛学思想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般若佛学"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性空之理不仅为中国文化打开...
关键词:中国传统人物画 般若佛学 疏体 密体. 
不著一墨 尽得风流——透视中国传统绘画中“布白”的文化渊源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37-39,共3页刘景丽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布白是一种独特的构图形式,布白并不意味着空与白,而是具有更多的"内容"和意味。空不是空无,而是虚空,是以虚生实,以实显虚,虚实相生,在虚空中生发出画面的生机与神韵。"布白"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构图形式,其背后...
关键词:传统绘画 布白 文化渊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