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芬华

作品数:41被引量:219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金融发展居民储蓄利率调整农地流转金融需求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小城镇建设》《财贸经济》《金融电子化》《海南金融》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企业金融化改变劳动收入份额了吗?被引量:11
《南方金融》2023年第9期41-55,共15页袁翠翠 郭鹏宇 宋晓阳 刘芬华 李华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金融科技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效应评估、机制分析与策略优化研究》(项目编号:7220204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项目《银行数字化转型绩效评估与优化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2YJC790009);广东省教育厅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项目《互联网平台企业社会责任评价及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22WQNCX102)的资助。
企业作为初次分配的微观主体,其经营决策直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因此企业金融化行为或对劳动收入份额产生影响。利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样本数据,实证分析企业金融化对于劳动收入份额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金融化在一定...
关键词:国民收入分配 企业金融化 劳动收入份额 管理者能力 市场化程度 
广东推进绿色发展战略的区际精准激励对策与建议被引量:3
《广东经济》2019年第5期38-45,共8页广东区域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李华民 吴非 刘芬华 李文秀 张玲 
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高速增长,但也过多依赖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扩张,积累了一定的结构问题,以至于我国生态环境的承载力出现下降。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新的重要论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
关键词:绿色发展战略 激励对策 广东 经济发展 高速增长 资源消耗 规模扩张 结构问题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之规制逻辑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5期163-164,共2页刘芬华 吴非 李华民 
一、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泡沫富于其创新金融体征。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非理性繁荣,首先蕴含于其自身所包含的创新金融体征之中。我们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金融体征.概括为“债权式直接金融”加“利润分成”模式。“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
关键词:中国互联网 金融行业 逻辑 规制 健康 非理性繁荣 新金融 利润分成 
互联网金融业态下银行机构困境和优势重塑探讨被引量:1
《海南金融》2016年第8期77-80,共4页韩亚欣 吴非 刘芬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6BJY172);广东省高等院校创新强校工程之创新研究团队项目(2014WCXTD00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共建项目(GD15XYJ08);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重点课题(WT1402);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协同创新"课题(16XT05);(广州)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资助
本文结合中国互联网金融异速发展的背景,对互联网金融的起源和发展逻辑进行梳理,并分析当前互联网金融在金融领域实现的功能边界拓展现象。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研究这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对传统的银行业机构所带来的冲击,并寻求银行机构的新...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银行业机构 发展路径 金融服务 
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体征、泡沫风险衍生与规制逻辑被引量:33
《经济学家》2016年第6期35-42,共8页刘芬华 吴非 李华民 
广东省打造"理论粤军"重点课题"推动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研究"(WT1402);广东省高等院校创新强校工程"区域金融政策创新研究团队"(2014WCXTD005);珠三角科技金融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中心"协同创新"课题(16XT05);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的资助
互联网金融,特别是P2P网贷平台,以其"债权式直接金融"模式,实现了金融功能实现模式的创新金融体征,改变了金融资本循环形式和周转规律,对于推进中国金融格局"蝶变"、探寻小微企业融资新路径等确有裨益。然而,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自诞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P2P平台 债权式直接金融 政府规制 认知逻辑 
区域经济中的银行业规模边界研究被引量:4
《财贸经济》2011年第8期68-74,共7页刘芬华 汪明 李华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二批特别资助项目(200902168);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课题(10ZGXM790003);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的资助
在市场竞争状态下,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银行业的规模边界。本文通过建构银行业规模边界的理论模型,测算了一个区域经济对于银行(信贷)机构的容纳能力。研究发现,作为分析案例的广东省中山市,辖区内的银行(信贷)机构的实际密度,相对...
关键词:金融地理 区域经济 规模边界 经济利润 容纳能力 
究竟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农地流转--基于农地控制权偏好的制度解析及政策含义被引量:29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2期26-34,共9页刘芬华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项目编号:09YJC790050)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密化农业的人口压力已基本解除,据以解决农地零碎化问题的诸多条件已经具备。但是,一方面,合乎理论逻辑的农地流转与集中并没有伴随人口压力的解除而大规模出现;另一方面,农地流转速...
关键词:农业反过密化 农地控制权偏好 农地制度变革 农村社会保障 
适配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最优金融结构理论研究被引量:21
《金融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42-50,共9页刘芬华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80701045);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10ZGXM790003);广州市人文社会科学区域金融政策重点研究基地资助
一个实体经济体的最适配金融结构,内生决定于该实体经济的禀赋特性。从经济结构内涵而论,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换、农村要素禀赋的提升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构成农村城镇化的重要禀赋特性,小企业和新创办企业是农村城镇化中经济结构调整的...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 异质性金融需求 最优金融结构 风险甄别功能 
农业“去过密化”态势中的中国农地制度变迁——一个制度解释被引量:3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20-25,159,共6页刘芬华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研究"(09Y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去过密化’趋势下的农地流转制度研究"(09YJC790050)
中国农业过密化的人口压力已经解除,据以解决农地零碎化问题的条件已经成熟。但是,无论是诱致性的还是强制性的农地流转与集中,都没有伴随人口压力的减轻而大规模出现。课题组通过调研发现,可流转农地供给的不足是中国农地流转交易的现...
关键词:农地制度变革 农业去过密化 农地流转 农民退养制度 
是何因素阻碍了中国农地流转——基于调研结果及相关观点的解析被引量:32
《经济学家》2011年第2期83-92,共10页刘芬华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Y5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09YJC790050)
农地流转系指农地使用权的"市场化"交易。中国农地流转速率不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家庭承包制度实施以来,有关中国农地流转问题的研究与论争从未停止过。其研究越加深入,待挖掘的要素越多,其疑惑越重。本文基于课题组调研结...
关键词:农地流转 去过密化 地权稳定性 收益预期 社会保障功能 区域经济差异 研究方法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