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发科

作品数:39被引量:13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心理健康教育高校教育高等教育道德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学探新》《高教探索》《教育导刊(下半月)》《思想教育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内涵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探索——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提升的思路与实践被引量: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年第19期16-18,共3页吴发科 任旭明 
自2001年广东省教育厅提出"普及发展、规模发展、全面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以来,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其教育过程和教育效果存在一些问题。文章分析了当前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
关键词:广东省 心理健康教育 内涵发展 
对人性、德性、心性的析解与思考——兼谈人本教育思想对人性、德性、心性的影响被引量:1
《中小学德育》2011年第12期76-79,共4页吴发科 
本文析解了人性、德性、心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关系,强调心性在人性改良和德性形成,以及调和二者矛盾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批判了人本教育思想在学生道德培养上的种种弊端,提出只有加强对学生积极心性、品性的培养,才能有效...
关键词:人性 德性 心性 
“幸福的特性”探析——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24期18-19,共2页吴舒蔓 吴发科 
幸福是客观事物在人们主观心理的一种反映。探析和揭示幸福的本质和各种特性,有助于增进对幸福的认识和理解,以及幸福感的建立,也有助于对青少年的幸福教育。
关键词:幸福 特性 探析 
培育积极心理 建设幸福校园被引量:3
《现代教育论丛》2011年第3期23-25,41,共4页吴发科 
幸福和幸福感有着自身的丰富内涵,"培育积极心理,建设幸福校园"对学生的成长和建设幸福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要加强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幸福校园的建设。
关键词:积极心理 幸福校园 
“幸福心理效应”现象探析——对幸福的理解和释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18期7-9,共3页吴发科 吴舒蔓 
幸福是外部事物对主观内部进行“刺激一反应”的心理过程表现,由此产生各种“心理效应”现象。影响幸福的因素不仅包括人的基本需要,还有其他诱因,而最主要的是人的心理品质。了解幸福的“心理效应”现象,有助于幸福感的建构,也有...
关键词:幸福 心理效应 现象 
社会转型期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及成因分析
《小学德育》2011年第3期76-77,共2页冯文婷 吴发科 
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全面变革,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也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给人们带来经济实惠和富裕生活,带来生活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生活节奏的变化,同时也...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心理特点 中小学生 成因 价值观念 经济建设 生活观念 现代化建设 
再谈学校要倡导“心本教育”被引量:1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1年第6期4-6,共3页吴发科 
本文阐明“何谓心本教育”和“为何要倡导心本教育”两个基本问题;论述心本教育思想的内涵;提出教育要以心为本、育人先育心的观点;提出学校要倡导“心本教育”。
关键词:学校 倡导 心本教育 
学校要倡导“心本教育”被引量:2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第11期7-10,共4页吴发科 任旭明 
自教育部颁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来,各地中小学轰轰烈烈地掀起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和效果,但都停留在普及和推动的阶段层面,很少从教育理论的深度予以探究。我们认为,要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效能和地位作...
关键词:心本教育 人本教育 传统教育 
“叛逆期现象”剖析及其教育对策被引量:15
《现代教育论丛》2009年第10期2-5,共4页吴舒蔓 吴发科 
本文剖析了学生"叛逆期现象"的状况、表现特点,提出了青春期逆反心理和教育体制模式是"叛逆期现象"产生原因的观点,并提出了学生"叛逆期现象"的教育对策。
关键词:叛逆期现象 初二现象 剖析 教育对策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简介被引量: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9年第21期16-18,共3页吴发科 任旭明 
自2004年以来,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十分注重"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它是广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和主要工作经验。本文对此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广东 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