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念胜

作品数:26被引量:21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犯罪构成油藏刑法油气藏储集层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中国国土资源经济》《求索》《资源与产业》更多>>
所获基金: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我国环境犯罪不宜采用严格责任原则被引量:1
《兰州学刊》2012年第8期181-184,共4页吴念胜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资助项目"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环境法律责任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LN1015)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严格责任原则被引入环境刑法。但主观罪过是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采用严格责任惩罚环境犯罪明显违背"无犯意则无犯人"的基本原则,事实上也不一定能有效地遏制环境的恶化,反而会限制人们的自由、阻碍社会的...
关键词:严格责任 环境犯罪 人权 主观罪过 
论“常识、常理、常情”法学教育观的坚持被引量:2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55-60,5,共6页吴念胜 
西南石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2009027)
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立法、法律适用的过程是与人民群众心相通、理相同、情相连的过程,离不开"常识、常理、常情"的指导。"常识、常理、常情"是人类社会长期积淀下来的人与人相处的、至今没有被证明是错误的基本道理、行为准则...
关键词:常识 常理 常情 法学教育 法的解释 法的适用 
现代法治视野中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被引量:4
《兰州学刊》2011年第11期217-219,共3页吴念胜 廖瑜 
"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是我国的一项司法政策。现代法治要求法律适用应以不断丰富、发展全体公民基本人权的内容为目标,绝不能将法与理对立起来,绝不能对法律做出根本背离社会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常识、常理、常情的解释。社会基本...
关键词:法律效果 社会效果 社会基本伦理 现代法治 基本人权 
实质刑法观下的环境污染控制被引量:1
《资源与产业》2011年第5期85-89,共5页吴念胜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南石油大学)资助项目(PLN1015);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石油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川油气科SKAN09-05)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可再生资源迅速枯竭、水资源匮乏等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工农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到了极其严重的程度,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经济发展进程的关键。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基本环境...
关键词:环境污染 污染控制 实质刑法观 社会危害性 
论犯罪结果的构成要件地位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11期70-73,共4页吴念胜 廖瑜 
我国刑法在"自然意义"和"价值意义"上使用犯罪结果概念。但在犯罪构成语境下,犯罪结果只能是犯罪行为作用于体现刑法保护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刑法禁止改变的人或物的存在状态而引起或可能引起的变化现象,是自然意义上的犯罪结果,是一种...
关键词:犯罪结果 犯罪构成 构成要件 特殊本质 要素 
关于犯罪客体要件内涵的探讨被引量:1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39-44,共6页吴念胜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107SB0052);西南石油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资助"
刑法理论界就犯罪客体的构成要件地位争鸣已久。犯罪构成的基本功能就是为法官认定犯罪提供一种理论和法律模型。它不但要能区分罪与非罪,还必须区分此罪与彼罪,必须揭示具体犯罪的特殊本质。由于事物的本质是内在的、隐蔽的方面,它不...
关键词:犯罪客体要件 特殊本质 事实特征 存在状态 内涵 
破坏性采矿罪中“破坏性开采方法”的认定被引量:2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8年第11期10-11,23,共3页吴念胜 
四川省天然气发展研究中心项目(川油气科SK06-03)
破坏性采矿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破坏性开采方法的正确界定是准确认定破坏性采矿罪的关键。在认定破坏性开采方法时,我们不能仅以行为是否具有形式的"破坏性"来判断,不能机械地照搬刑法的规定,不能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
关键词:破坏性采矿 破坏性开采方法 认定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方案 
犯罪故意成立:违法性认识还是社会危害性认识被引量:2
《政法学刊》2008年第5期5-9,共5页吴念胜 
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犯罪客体要件研究"(07SB0052)
犯罪故意的成立究竟要求违法性认识还是社会危害性认识备受争论。中国刑法语境下的违法性认识指的是刑事违法性认识,社会危害性认识指的是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主文化群体利益、需要的主观认知。普通老百姓几乎不懂法是...
关键词:违法性 社会危害性 犯罪故意 
论破坏性采矿罪的认定被引量:3
《资源与产业》2008年第4期136-139,共4页吴念胜 何琰 
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项目(FZFK06-17);西南石油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计划项目
破坏性采矿罪是我国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10多年来,该罪名适用并不多。随着社会发展,人类对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入。2008年1月我国对首例破坏性采矿罪进行宣判,使破坏性采矿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具体...
关键词:破坏性采矿 开发利用方案 犯罪认定 
我国涉油气犯罪的现状、成因及防控对策探讨被引量:4
《天然气工业》2008年第8期120-122,共3页陈自强 吴念胜 
四川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犯罪防控研究中心立项资助的“资源犯罪防控问题研究”课题(编号:FZFK06-17)的部分内容
当前,涉油气犯罪呈高发态势。犯罪分子盗窃破坏油气资源及生产设备行为猖獗,非法开采、倒卖、炼制原油行为屡禁不止,违章占压油气管线造成重大安全隐患,涉油气犯罪日益集团化、专业化、暴力化,已严重危及国家油气资源安全和油气田的生...
关键词:石油 天然气 犯罪 研究 法律 法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