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继魁

作品数:26被引量:1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脱氧核酶分子信标电化学活性显色反应仪器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生物技术通报》《时代教育》《分析化学》《化学试剂》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海洋局极地科学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放大策略的荧光传感体系测定水中Pb^(2+)的含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陈贺 郑洋 蒋旭燕 吴继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772);上海自然科学基金(11ZR415400)。
基于GR-5脱氧核酶(GR-5 DNAzyme)对Pb^(2+)的特异性识别和发夹DNA动态自组装树枝状聚合物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无酶、高灵敏检测Pb^(2+)的荧光传感体系。分别于95℃恒温孵育合成序列扩展GR-5 DNAzyme复合物(GR-5E-S,由GR-5 DNAz...
关键词:GR-5脱氧核酶 催化发夹自组装等温扩增技术 Pb^(2+) 荧光传感体系 
基于碳纳米管/聚吡咯的细菌表面印迹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
《分析试验室》2023年第4期545-550,共6页王欧兰 贾晓妍 刘杰 孙孟 刘可玉 吴继魁 
构建了一种简单快速的“非空腔式”细菌表面印迹(SPBIP)阻抗传感器,用于对沙门氏菌进行超灵敏检测。SPBIP传感器由吡咯(功能单体)、单壁碳米管(SWNT,纳米调控剂)和沙门氏菌(模板)一步电聚合到玻碳电极上,去除细菌模板后,在聚合物基质表...
关键词:碳纳米管 细菌表面印迹 电化学聚合 生物传感器 
适用于细菌印迹传感的聚吡咯/黑磷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化工新型材料》2022年第8期92-95,共4页朱敏 王欧兰 贾晓妍 张俊玲 吴继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772);上海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ZR415400)。
导电聚合物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是制备细菌印迹传感器的关键材料。利用循环伏安法在玻碳电极表面一步原位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掺杂有黑磷(BP)的聚吡咯复合薄膜(PPy/BP)。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表征...
关键词:聚吡咯 黑磷 复合材料 细菌印迹 
基于GR-5脱氧核酶和催化发夹组装信号放大策略的比色传感体系无酶、免标记检测Pb^(2+)被引量:3
《分析试验室》2022年第4期373-377,共5页喻甜凤 陈贺 郑洋 孙孟 吴继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772);上海自然科学基金(11ZR415400)项目资助。
以GR-5脱氧核酶(GR-5S)为Pb^(2+)特异性识别探针,催化发夹DNA组装技术(CHA)为信号放大策略,构建了一种新型的无酶、免标记比色检测Pb^(2+)的传感体系。Pb^(2+)的特异性识别激发GR-5E催化活性,从而对其底物(GR-5S)进行切割,释放出目标链...
关键词:Pb^(2+) 脱氧核酶 催化发夹组装 无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课程群育人模式的改革探索被引量:5
《包装工程》2021年第23期136-140,共5页蓝蔚青 孙晓红 金银哲 宁喜斌 吴继魁 谢晶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上海高校市级重点课程项目(A1-2005-21-300103);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重点项目;上海海洋大学课程思政重点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第三届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目的随着我国新型教学模式的推广和高素质人才培养理念的普及,加强课程间的优化组合,形成关联度高的课程群势在必行。方法通过以课程思政工作室为载体,食品质量与安全课程群建设为依托,探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为一体的"三...
关键词:食安专业 三位一体 思政育人 改革探索 
基于脱氧核酶-等温级联放大耦合的传感体系高灵敏检测水样中铅离子被引量:1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840-846,共7页陆云飞 贾敏 吴继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772);上海自然科学基金(11ZR415400)
结合等温链替代扩增(ISDA)和指数扩增(EXPAR)设计一种非标记、高灵敏的Pb^(2+)荧光生物传感体系。在Pb^(2+)存在情况下,底物链被活化的GR-5 DNAzyme快速切割释放引物1。引物1与模板1杂交,并被DNA聚合酶(BSM)延伸形成带限制性内切酶(Nt.B...
关键词:Pb^(2+) 荧光传感器 等温信号放大 G-四联体 原卟啉锌 GR-5 DNAzyme 
藻红蛋白衍生比率荧光法检测消毒液中邻苯二甲醛被引量:1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9年第6期994-1001,共8页任宁娜 贾敏 吴继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28);上海自然科学基金(11ZR415400)
基于R-藻红蛋白(R-PE)与邻苯二甲醛(OPA)的衍生化反应,构建一种新型检测邻苯二甲醛的荧光比率型探针。R-藻红蛋白经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去折叠后裸露出伯氨基团,之后在β巯基乙醇存在的碱性环境中,与邻苯二甲醛相互反应衍生出一种蓝色...
关键词:邻苯二甲醛 R-藻红蛋白 衍生化反应 比率荧光 含量测定 消毒液 
基于DNA双链电荷转移的Hg^(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6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314-319,共6页禹亚莉 李燕 张俊玲 吴继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28);上海自然科学基金(11ZR1415400)
基于DNA双链电荷转移原理,利用胸腺嘧啶(thymine)与Hg^(2+)的特异性识别和计时电量法构建了一种高灵敏检测水溶液中Hg^(2+)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该传感器将含有1个T-T碱基错配对的DNA互补双链通过Au-S键自组装在金电极表面,运用计时电...
关键词:Hg2+ 生物传感器 DNA 计时电量法 电化学阻抗谱 
食品类本科专业《仪器分析》教学创新实践与探索被引量:1
《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52期140-141,共2页吴继魁 赖克强 王婧 毛芳 
上海海洋大学教学改革项目(A1-0209-14-0300-27);上海海洋大学公共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B1-5003-15-000112)
《仪器分析》是食品类本科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为适应食品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教学团队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第二课堂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实践和探索,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仪器分析 教学改革 食品专业 
目标达成度在仪器分析课程评价中的运用研究被引量:5
《时代教育》2016年第9期36-36,共1页赖克强 熊振海 吴继魁 毛芳 
上海海洋大学公共化学课程群教学团队(B1-5003-15-000112)
《仪器分析》是食品类各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目标达成度为基本指标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寻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的目标,并提出解...
关键词:仪器分析 目标达成度 质量评价 教学改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