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喆清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党委办公室更多>>
发文主题:教化春秋决狱刑罚居住权制度用益物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前沿》《社会科学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董仲舒思想中刑罚与思想教化的关系被引量:5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905-908,共4页李春宏 康喆清 
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2015年度重点专项课题;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点专项课题(DSKT14005);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高教学会研究项目
西汉时期儒家学者董仲舒为统治者构建了一种理想社会的发展模式,即以教化为治国之本,但在肯定教化的前提下,董仲舒并不否认刑罚对社会所起的辅助作用。董仲舒通过天道阴阳哲学论证了刑罚是教化的辅助手段,其存在与作用的发挥影响到教化...
关键词:董仲舒 刑罚 教化 春秋决狱 
西汉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略论
《社会科学家》2012年第6期131-135,共5页康喆清 
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社会和谐及政治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西汉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较为完善,包括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的价值观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的信仰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封建等级教育和政治伦理教育。通过统治阶级与...
关键词:西汉 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试论汉代社会教育策略及对当代的启示被引量:1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141-144,共4页康喆清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思想研究"(11YJC710024)
社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政治稳定与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汉代非常重视社会教育,通过明确社会教育的核心理念、运用具体教育方法推行孝道理念以及完善社会教育网络等策略,由榜样示范、奖惩制度、官员施政、乡里教育等具...
关键词:汉代 社会教育 孝道 当代启示 
董仲舒人性学说的重新诠释——对“性三品”说的质疑被引量:1
《前沿》2011年第18期20-24,共5页康喆清 
学界对董仲舒的人性学说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大都认可"性三品"说,这不符合董仲舒关于人性学说的本质。"性三品"说并非董仲舒首创,且其本身指意不明。董仲舒论述的重点在于"中民之性",即人性总体的善恶,并着眼于论证社会教化对人性发展的作...
关键词:董仲舒 人性 性三品 待教而善 
从“必仁且智”到“又红又专”——董仲舒与毛泽东德才观的历史考察被引量:5
《毛泽东思想研究》2011年第5期30-34,共5页康喆清 
西汉儒家学者董仲舒提出必仁且智的德才观,不仅对汉代人才的培养与选拔起到了关键作用,而且对后世封建社会的人才观也产生了重要影响。毛泽东的德才观是中西合璧的,他一方面接受了中国传统的德才观,把道德作为人才的首要标准,另一方面...
关键词:董仲舒 毛泽东 德才观 必仁且智 又红又专 
西汉社会的控制体系及其当代意义——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的启示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72-75,共4页康喆清 
西汉时期社会结构相对稳定,社会运转良好,这与董仲舒的社会控制思想关系密切。董仲舒社会控制思想的理念及建构方式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具有重要意义与启示。
关键词:董仲舒 社会控制 理论基础 当代意义 
董仲舒法律思想的法治现代性因素新探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76-77,80,共3页康喆清 
董仲舒的法律思想对中国传统社会影响深远,也在某种程度上暗合法治的现代性,如朴素的民主主义思想,对人性道德的重视,对现代法治建设存在着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董仲舒 法律思想 春秋决狱 法治现代性 启示 
简论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建设——以美英两国为借鉴视角被引量:3
《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32-36,共5页康喆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正常秩序冲击较大,世界各国注重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体系建设。美国与英国在机构体系建设与运行体系建设方面处于领先水平,值得借鉴。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但仍存在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机构体系建设 运行体系建设 
对我国居住权制度有关问题的思考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80-82,共3页康喆清 
居住权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完善,在《物权法》中缺失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社会与法律两个方面。实践中,应当将居住权在婚姻家庭法中的发展作为突破口,通过"物权法+有关单行法"的多元立法体例,在我国的民法典体系内最终应当正式建立一个...
关键词:居住权制度 物权 用益物权 
垄断犯罪的构成要件研究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08年第S1期152-153,共2页康喆清 黄菁菁 
文章对垄断犯罪的客体要件、主体要件、客观要件以及主观要件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反垄断法 构成要件 刑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