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庆

作品数:17被引量:2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外交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景物描写王维山水诗山水诗唐诗生命精神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湖南社会科学》《名作欣赏(上旬)》《晋阳学刊》《内蒙古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谈陈亮的“以文为词”及其意义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32-35,共4页张福庆 
南宋初期抗战派词人的"以文为词",是继词的"雅化"(相对于艳化)、"诗化"(相对于俗化)、"刚化"(相对于柔化)之后进一步的改革,即词之"文化"(相对于律化)。陈亮的词深受其政论的影响,甚至把给皇帝奏议中的政论语言直接写入词中,在词中直接...
关键词:陈亮  以文为词 
谈李清照的《词论》被引量:3
《湖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156-159,共4页张福庆 
李清照《词论》的核心观点,是词"别是一家"。在这个核心观点之下,她谈了词三个方面的特点,即协音律、尚典雅、重铺叙。词之音律,是词有别于诗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对音律的追求,以及音律的逐渐严整,是词这种文学形式凸显自身特点、逐渐...
关键词:李清照 词论 铺叙 
读冯延巳词随笔被引量:1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7年第7期94-98,共5页张福庆 
和“花间派”同时而稍晚,在当时南唐的首都金陵,涌现出另外一批词人,这就是文学史上所称的“南唐派”。南唐派的代表作家,包括南唐中主李瞡、宰相冯延巳和后主李煜。他们比西蜀词人的社会地位高,文学修养高,词作的成就也较高。我们首先...
关键词:冯延巳 西蜀 首词 《菩萨蛮》 冯正中 鹊踏枝 阳春集 落花风 《人间词话》 罗衣 
谈李白词及其真伪之争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6年第4期62-64,共3页张福庆 
关键词:《菩萨蛮》 乐游原 归鸟 生命精神 秦楼月 首词 文人词 暝色 人生感受 少室山房笔丛 
浪潮般的思绪——析《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5年第4期49-53,共5页张福庆 
关键词:《北戴河海滨的幻想》 徐志摩 散文 文学评论 
谈苏轼政治思想的进步性被引量:2
《外交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102-107,共6页张福庆 
苏轼是以一个改革者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的,他在进入仕途之初,就曾对北宋王朝的因循守旧、苟且偷安的作风,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响亮地提出“涤荡刷新而卓然有所立”的口号。苏轼与王安石的政见分歧,实质上是“怎样改革”的路线之争。由于...
关键词:苏轼 政治思想 
解读王维山水诗中的生命精神被引量:5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4年第2期87-92,共6页张福庆 
关键词:王维 山水诗 生命精神 哲学思想 景物描写 《栾家濑》 《竹里馆》 《辛夷坞》 
苏轼、辛弃疾豪放词风之比较被引量:1
《外交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84-87,共4页张福庆 
苏轼和辛弃疾都是宋代豪放词的重要作家,但他们的词风又有着不容忽视的差别。东坡词倾向于从痛苦中求超拔、求解脱,跨越现实的黑暗去追寻理想的光明;而稼轩词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于现实的苦恨执著和挣扎奋斗,表现了悲愤的呼喊和火一样燃烧...
关键词:苏轼 辛弃疾 豪放词 
翻空立论 波澜横生——谈苏轼的《留侯论》被引量:2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3年第2期47-50,共4页张福庆 
关键词:苏轼论 东坡 论说文 典型 论辩 代表作 文章 立论 考试 论文 
白居易新乐府诗面面观被引量:1
《外交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74-79,共6页张福庆 
为了贯彻“新乐府”诗歌“为时”、“为事”的创作原则,白居易提出了“美刺兴比”的创作主张。但因为写诗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讽谏”,他必然过多强调“愿得天子知”、“时得至尊闻”的一面,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帝心恻隐知人弊”上,渴望用...
关键词:白居易 新乐府诗 讽谏 唐诗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