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宪

作品数:30被引量:138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遗址岩画习俗石窟壁画佛塔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江汉考古》《考古》《西藏人文地理》《考古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牦牛镜”与“藏式有柄镜”研究
《藏学学刊》2022年第2期1-23,256,共24页李永宪 
文章从近年面世的西藏“牦牛镜”入手,对拉萨“曲贡镜”等发现于雅鲁藏布江流域的4件有柄铜镜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这些铜镜应为西藏本土早期青铜制品,其形制受“北方草原文化”影响,其冶铸工艺和镜、柄合体技法则与高原东部的“西南夷...
关键词:青铜制品 象泉河 北方草原文化 曲贡 高原东部 雅鲁藏布江流域 西南夷 西藏西部 
考古学在西藏的发展被引量:2
《西藏研究》2020年第6期112-123,共12页李旻 李永宪 
考古学在西藏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由慢到快、不断加速的三个阶段,从早年少数外国人在西藏历史研究中提出的考古学思想和零星的考古发掘,到最近三十年的全面发展,西.藏考古在田野工作、资料积累、技术水平、研究成果、学术影响等诸方...
关键词:西藏考古 三个发展阶段 学科史 
青海省玉树州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调查简报被引量:1
《藏学学刊》2020年第2期-,共32页李旻 蔡林海(文/摄/图) 李永宪(文/摄/图) 
本文报道了地处通天河上游的青海省曲麻莱县昂拉岩画。该处岩画遗存于海拔4406米的45个岩面上,计有单体图像及图像残迹近600个,其中多数为牦牛等各种动物类,其次为人物、神灵、符号、建筑、车等类。本文推断昂拉岩画的制作时代在距今300...
关键词:调查简报 通天河 青南高原 曲麻莱县 动物类 高原环境 环青海湖 文化关联 
青海玉树大日如来佛堂西侧崖壁摩崖石刻及线刻佛塔调查简报被引量:5
《藏学学刊》2019年第1期69-101,377,共34页张延清 张长虹(摄) 任晓燕 霍巍 李永宪 张延清(摄) 卢素文(摄) 江滔(图) 张仁增昂姆(图) 
2012–201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调查组,对青海省玉树贝沟大日如来佛堂石刻和勒巴沟吐蕃石刻群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本文是对玉树贝沟大日如来佛堂西侧、贝曲河北岸崖壁上的...
关键词:大日如来佛 摩崖石刻 青海玉树 
甘青交界扁都口佛教摩崖石刻调查简报被引量:4
《藏学学刊》2019年第1期102-110,377-378,共11页张延清 任晓燕 贾鸿键 霍巍 李永宪 江滔(摄/图) 张仁增昂姆(图) 
2013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调查组,对甘肃、青海交界地带的扁都口佛教摩崖石刻作了考古调查。石刻内容为阴线刻一佛二菩萨像及左下角的一尊坐佛像。主尊为大日如来,两侧是观音...
关键词:摩崖石刻 大日如来 毗卢遮那佛 扁都口 摩崖造像 
青海玉树贝沟大日如来佛堂佛教石刻调查简报被引量:7
《藏学学刊》2019年第1期1-68,376,共69页张长虹 张延清 任晓燕 霍巍 李永宪 卢素文(摄) 张长虹(摄) 郭巍(图) 李飞(图) 
2013年7-8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组成联合考古调查组,对青海玉树大日如来佛堂的石刻造像和题记进行了全面调查。此处共发现大日如来和八大菩萨共计九尊高浮雕造像,在其左侧的崖面,发现...
关键词:毗卢遮那佛 石刻造像 吐蕃时期 摩崖造像 高浮雕 石刻题记 益西央 大日如来佛 八大菩萨 卢舍那 佛教石刻 青海玉树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阿梢垴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被引量:5
《考古》2017年第10期60-68,共9页吕红亮 范永刚 陈学志 杨青霞 李永宪 王燕 蔡永寿 王硕 乔纲 杨颖东 罗雁冰 玳玉 张正为 马志勇 钟雅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及周邻区域史前考古学文化比较研究(14BKG005)”;九寨沟环境可持续发展国际联合实验室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藏高原丝绸之路考古调查与研究”(16JJD780011)资助
九寨沟地处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过渡的边缘地带,属高山峡谷地貌区。沟内地势南高北低,相对高差达2768米。在沟内高半山地带,分布有阶梯状的小型黄土阶坎(Terracette)。四川大学九寨沟联合实验室曾对九寨沟内阶坎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
关键词:四川省阿坝州 阿梢垴遗址 地面泥墙建筑 铁器 汉代  
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2000年度发掘简报被引量:1
《江汉考古》2016年第6期8-28,共21页逯德军 何元洪 代丽鹃 黄伟 赵德云 霍巍 李永宪 罗二虎 李飞 张国民 杨迪 常怀颖 于桂兰 佐佐木正治 郭继艳 侯波 吕红亮 仝涛 熊永强 杨勇 赵德云 
四川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批准号:skq201104)资助
重庆云阳李家坝遗址2000年度的发掘除清理墓葬100余座外还获得了大量先秦时期遗存。先秦早期遗存属于"瓦渣地文化",年代为西周中晚期至春秋早中期。晚期遗存属于"李家坝文化",年代为春秋晚期到战国晚期(下限可至汉初)。本年度的发掘为...
关键词:李家坝遗址 瓦渣地文化 李家坝文化 先秦时期 
青藏高原东缘的史前人类活动--论多元文化“交汇点”的四川凉山地区被引量:2
《四川文物》2015年第2期40-47,共8页安可·海因 张正为 李永宪 
凉山地处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的接触地带,是四川盆地的边缘地区。数条穿越其间的河流峡谷为凉山地区与横断山脉及中亚东部的早期文化交流提供了通达途径。根据凉山地区已有的考古材料,可识别出安宁河谷、会理山区、盐源盆地与凉山东北部...
关键词:青藏高原东缘 文化交流 凉山地区 石棺葬 大石墓 
中外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的探索与研究被引量:1
《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4期1-8,共8页李永宪 霍巍 
摘要:四川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eattle)自2000起实施了两校联合培养本科生的合作教学(SCU-UW Undergraduate Exchange Program)。本文将此项目中的“考古学/人类学联合班”作为样本,报告并分析了合...
关键词:合作教学 研究型学习 创新人才 本土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