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征

作品数:2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诗经》《诗经》研究诗经姚际恒《诗经》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语言文字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州学刊》《诗经研究丛刊》《闽台文化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诗经》的文化价值
《职大学报》2020年第4期35-41,共7页林祥征 
《诗经》包含着中华文化最根本精神基因,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诗经》中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净化心灵、提升道德情操的良好教材。
关键词:《诗经》 思想价值 治国理政 文化价值 
70年来我国《诗经》研究述略被引量:2
《职大学报》2020年第1期100-105,共6页林祥征 
二千年来《诗经》研究史表明,《诗经》都是通过后人的研究而不断发展进步的,而后人的研究,总是立足于当时文化水平和时代的需要,并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的。一部《诗经》研究史,就是一部前后相继,代有解人的阐释史。基此,面对二十一世纪,...
关键词:《诗经》 研究 70年 成就 规律 
再谈《诗经》的思想价值
《泰山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75-80,共6页林祥征 
《诗经》是中华民族的元典,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精神基因,在大力倡导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文化自信的今天,重新阐释《诗经》的文化精神与思想艺术价值,能够给人们带来理智的启迪。
关键词:《诗经》 思想价值 启迪 
古老“诗经学”的再评价——刘毓庆、郭万金《从文学到经学——先秦两汉诗经学史论》的几个亮点
《职大学报》2015年第3期98-100,104,共4页林祥征 
刘著认为,《诗》由文学转向经学的历程是:1.会盟燕享賦诗言志的春秋时代,展现诗的文学灵动性;2.战国时代,由"诗"升为"经",肩负起传承礼乐文化的历史使命,并广泛地渗透于儒学的理论架构之中;3.周秦之际至汉宣帝之前,《诗》之经学研究开...
关键词:诗经学 史论 刘毓庆 
《诗经》的修辞艺术及其影响被引量:2
《泰山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78-83,共6页林祥征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也是我国修辞的重要的源头,体现了先民的智慧和艺术创造力。本文采用了修辞和艺术结合的视角,从"赋的修辞艺术"等6个方面进行论析,以见《诗经》修辞的成熟程度及对后代的影响。
关键词:《诗经》 修辞艺术 文学作品的修辞研究 
经学园地里的一颗大树——台湾著名学者林庆彰教授经学研究述评
《闽台文化交流》2012年第1期124-128,共5页林祥征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其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发掘传统文化的宝库。以吸取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在宝岛台湾就有一位在经学园地辛勤耕耘并结出丰硕成果的知名学者,他就...
关键词:经学研究 教授 著名学者 台湾地区 园地 述评 传统文化 东吴大学 
钱钟书先生《诗经》的心理学阐释
《泰山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3-49,共7页林祥征 
本文从《诗经》的创作心理、接受心理、普通心理和研究特色等四个方面论析钱钟书对《诗经》心理学阐释的成就,说明钱钟书是先民心理绿洲的重要的开拓者。其研究对我们认识《诗经》的价值,对我们创作和鉴赏诗文都有一定的帮助。他的从文...
关键词:钱钟书 心理阐释 借照 
《诗经》的艺术范型
《泰山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6-21,共6页林祥征 
《诗经》的艺术范型,是《诗经》艺术手法的基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艺术符号系统,是先民在充满矛盾的人生中开放出来的心灵之花,是他们心灵世界的自觉表达,承载着民族的情感、精神、气质、心理等内在的东西。本文阐述《诗经》4类13种艺术...
关键词:诗经 艺术范型 影响 
山登绝顶我为峰——读马银琴《两周诗史》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97-99,共3页林祥征 
《两周诗史》具有不同于以往的诗歌史著作新样态,它将古代文献、考古资料连同诗文本一起放到产生它的历史语境中,并把它放到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来研究。运用"冰山机制"理论解决周代仪式乐歌的数量问题,运用"类特性"、"套语"理论为作品断代...
关键词:两周诗史 新样态 理论思维 
赵沛霖《诗经》研究述评
《泰山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49-52,共4页林祥征 
赵沛霖的《诗经》研究是对《诗经》学史建构模式的超越,对《诗经》研究作了多方面的深入与拓展,彰显了研究上可贵的学术品格。
关键词:赵沛霖 《诗经》 《诗经》学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