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贻信

作品数:33被引量:7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生态文化与科学发展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循环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生态美学可持续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文史哲》《管子学刊》《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被引量:2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5-89,共5页栾贻信 
相对于应试教育和社会化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是大学最本质意义上的教育。从教育是学生主体自身的教育看,素质教育是学生主体本位教育。正是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性存在,才产生了教师主体性的教育活动。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本质上...
关键词:素质教育 主体本位教师 社会本位教育 
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精神文化特性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5-18,共14页栾贻信 沈传河 
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生产力内在构成要素的转换,其中精神文化因素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导性要素,经济发展从客体性经济转向主体性经济。其本质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加以理解:从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向现代性的物质生产方式转...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精神文化特性 科学劳动 知识经济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的复杂性原则被引量:3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2期100-108,共9页宋超 栾贻信 
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项目(2010ZDXM03);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9RKA171)的阶段性成果
马克思循环经济思想蕴涵着复杂性原则方法。循环经济发展实质是约束性和选择性的自组织聚集联合,目的在于通过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的减量化适应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具体的循环经济系统是一定数量规模和特定形式的减量化、再利用、...
关键词:马克思 循环经济 复杂性 
从现代经济社会的精神文化特性看精神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被引量:1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30-34,共5页栾贻信 沈传河 
经济社会发展与精神文化密切相关,精神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对此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阐述:社会生产力中精神文化含量的高低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文化含量是衡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
关键词:精神文化 经济社会发展 市场经济 可持续发展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山东省工农业用水为例被引量:7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5-10,共6页宋超 吕娜 栾贻信 
山东省软科学研究项目(2009RKA171);山东省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软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问题。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型经济模式,应用于水资源开发、配置、利用与管理将改变传统理念模式,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形成水的健康循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属于世界水资源危机区的山东省,根据"减...
关键词:水资源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 发展模式 山东省工农业用水 
《中国小说审美与人的生存理想》评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F0003-F0003,共1页栾贻信 
关键词:中国小说 审美特性 人的生存 理想 评介 上古神话 历史 特定 
生态美学的双重视角与结构层次--从生态哲学角度审视生态美学被引量:3
《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1期167-171,共5页栾贻信 范爱贤 
生态美学具有生态存在论和生态主体论(认识论)的双重视角,这两大视角贯通整个生态美学,具体体现于对古代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存在论美学和对现代主体论美学具有否定意义的生态主体论美学中,同时也体现在这两大美学具体存在形态的生...
关键词:生态美学 双重视角 梯形结构 
“象言”与“道”韵——儒道两家诗性语言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管子学刊》2007年第3期59-64,共6页范爱贤 栾贻信 
本文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研究儒道两家汉语言学思想的诗性特征及其对汉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影响。认为不论道家还是儒家都强调汉语言以"象"为传意中介,"呈象"、"构象"是汉语言话语表达的核心机制,这充分显现了汉语的诗性特征。而汉字的象形又...
关键词:儒道 汉语诗性  
循环经济的道德特性和行为方式被引量:3
《生态经济》2007年第7期152-155,共4页吕逸新 栾贻信 
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运动深度融合的结果,它的出现既体现了经济自身运行规律的客观必然性,也蕴涵着社会伦理演变中的道德必然性和内在的合道德性价值依据。循环经济的道德特性从根本上说是对自然生态的终极关怀和对人自身...
关键词:循环经济 道德特性 行为方式 
论生态文化的特征被引量:4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10-13,共4页吕逸新 栾贻信 
生态文化是建立在关系存在论基础上的文化,是一种系统的、有机的、整体性的,以和谐共生为价值基础的致力于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文化形态。生态文化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在动态的、一体化的、具有创生性的基础上...
关键词:生态文化 和谐 可持续发展 存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