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秋杰

作品数:15被引量:2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春师范学院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辽朝儒家文化官学辽代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史地》《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安徽农业科学》《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辽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因被引量:4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365-368,共4页桑秋杰 
吉林省"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566号)
辽代是生活在中国东北部契丹族建立的大辽政权,契丹族农业发展以辽代建国前后划分界线。辽代建国以前,虽然契丹族原始的粗放农业在迭刺部中就已出现,但主要的生活方式还是游牧生活。辽代建国后,由于辽的统治者非常重视农业和汉族带来的...
关键词:辽代 契丹族 重视农业 农业技术 农耕文化 游牧民族 
高师院校国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研究被引量:2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09-110,共2页桑秋杰 陈建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师院校国学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通过在高师院校开展"普及国学基础课程可行性问卷"调查,认识到在高师院校开设国学课程的重要性。高师院校是中小学教师的母体。通过学习国学,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为推动中华民族崛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关键词:高师院校 国学 可行性 调查 
儒学对辽代社会的影响被引量:3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30-31,共2页桑秋杰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0第453号)
辽朝是我国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契丹族建立的王朝,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引进了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在统治者的倡导下,在辽朝存在的200多年中,中原地区的儒家文化在辽朝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辽朝 儒家文化 社会作用 
辽朝教育的发展演变被引量:6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7期118-120,共3页桑秋杰 高福顺 
辽太祖"变家为国"之后,经太祖、太宗两朝的不懈努力,辽朝教育初步确立起来,设置了管理全国教育事务的国子监和培养生徒的国子学。后经景宗、圣宗、兴宗的积极建设,辽朝教育获得了持续、稳定的发展,至道宗时期,又在宋朝兴学助教的影响下...
关键词:教育 儒家文化 官学 辽朝 
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政府行为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19期9308-9309,共2页桑秋杰 孙刚 房岩 
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60577);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0061132007169)
介绍了在唐朝建国之初,以李世民为代表的唐初统治集团,面对由于隋朝末年连年战乱而导致的人口流亡,土地荒芜,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的残破局面,为了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农业经济,实行的一系列鼓励垦荒,舒缓民力的政策。
关键词:唐初 农业生产 恢复 发展 政府行为 
两汉妇女在婚姻生活中的地位比较研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53-56,共4页桑秋杰 
两汉是中国妇女地位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西汉和东汉又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西汉时期,伴随着大一统王朝的开始,社会出现开放的风气,对规范妇女方面采取了较宽容的态度,女性在婚姻关系中有相对的自由权利。但到东汉时期由于封建礼制的完善...
关键词:两汉 婚姻生活 妇女地位 比较 
汉朝初期农业生产的恢复发展与政府行为
《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5期2320-2321,共2页桑秋杰 孙刚 房岩 
吉林省人才开发资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60577);吉林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20061132007169)
西汉建立之初,经过秦朝末年长期的战乱,土地荒芜,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农业生产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百姓生活十分困苦。针对这种情况,汉初统治者高祖、吕后、文帝、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实行了招抚流亡、鼓励垦荒、轻徭薄赋、约法省禁、与...
关键词:西汉 政策 农业生产 恢复 
辽朝东京地区官学教育发展探析被引量:5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92-96,共5页桑秋杰 高福顺 
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168)
辽朝东京地区的官学教育,经过不懈努力,有了较大发展,设置了东京学、府学、州学、县学等官学教育机构,建立起较为完整的官学教育体系,但东京地区官学教育的发展仍呈现出地区间的不平衡性,地方官学主要集中于汉族、渤海遗民聚居区,其它...
关键词:官学教育 东京地区 官学 儒家文化 科举制度 
论地理环境对渤海政权迁都的影响被引量:1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22-24,共3页桑秋杰 高福顺 
吉林省教育厅重点资助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06第83号)
渤海政权是以粟末为主体建立起来的一个地方政权,其统治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地改变了自己的政治中心,以达到制内御外的目的。地理环境对渤海政权迁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渤海政权 地理环境 迁都 
渤海政权迁都考述被引量:3
《东北史地》2008年第2期37-42,共6页桑秋杰 高福顺 
渤海政权是以栗末靺鞨为主体的地方性民族政权,共存续229年,在此期间,渤海都城经历了多次迁徙,这是与渤海发展的不同阶段与东北亚形势变化密切相关的,初都"旧国",主要考虑的是立都建国的安全性;迁都中京主要是出于处理与新罗的关系,以...
关键词:迁都 旧国 中京 东京 上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