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欢欣

作品数:13被引量:12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法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国际法领土全球治理法律解读海洋法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法学文摘》《地方立法研究》《国际法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核污染损害的国际索赔问题——马绍尔群岛对美国索赔的实践及启示被引量:1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3年第5期83-103,I0004,共22页罗欢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研究专项(编号:22VHQ005)。
马绍尔群岛因美国核试验而受到的污染损害被称为世界上最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之一,但它的悲惨遭遇直到20世纪80—90年代才被国际社会知晓。自20世纪80年代初争取独立建国开始,马绍尔群岛岛民及政府在几十年内,几乎穷尽了国内外的各种政...
关键词:马绍尔群岛 核污染损害 国际索赔 福岛核事故 核污染水 国家责任 
中日海洋关系与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被引量:3
《日本学刊》2023年第3期1-31,共31页甄占民 李国强 杨伯江 高洪 东乡和彦 侯毅 吴士存 胡令远 小森雄太 朱清秀 金永明 河合正弘 罗欢欣 朱晓琦 疏震娅 
中日关系目前正处于关键的历史节点,海洋关系是中日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在海洋领域既有矛盾分歧,也有合作空间。中日两国领导人已经明确提出要构建契合新时代要求的中日关系,构建建设性的、稳定的中日海洋关系无疑是题中之义。2023...
关键词:中国社会科学院 共同体构建 未来前景 海洋领域 两国关系 中日关系 历史节点 思路与方案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争端解决程序的比较与选择被引量:3
《地方立法研究》2022年第5期101-119,共19页罗欢欣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重大研究专项(20VHQ005)的阶段性成果。
司法与仲裁统称为裁判程序,是程序法的研究对象。选择更优的争端解决程序,应当成为应对“法律战”和规避国际诉讼类程序风险的重要路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5章第二节规定国家有权声明选择包括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和附件七仲...
关键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国际裁判 程序法 国际法院 国际海洋法法庭 附件七仲裁 
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的综合法律解读
《法学文摘》2022年第1期89-91,共3页罗欢欣 
一、引言新冠疫情以来的经验表明,面对无常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组织的决策往往具有滞后性,而一些发达国家则因为资本逐利而具有冒险性。日本政府于近期发布福岛核污染水的排海决定后,虽然其国内民众纷纷抗议,中国、俄罗斯、韩国等近邻和...
关键词:国际原子能机构 全球性问题 核污染 污水排海 法律解读 国内民众 冒险性 福岛核事故 
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的综合法律解读——对国际法与国内法上责任救济规定的统筹分析被引量:28
《日本学刊》2021年第4期35-61,145,149,共29页罗欢欣 
日本将巨量核污水排入海洋的计划可能危及全人类整体利益、相关国家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从而同时涉及国际法和国内法上责任救济的相关规定。保障跨界损害的"国际和国内救济"是国际法委员会有关责任条款草案中的原则要求,也为《联合国海...
关键词:核污水排海 国际法 国内法 责任救济 跨界损害 
琉球的领土地位与自决权
《中华海洋法学评论》2019年第2期1-71,共71页罗欢欣 HUANG Yuxin LIN Fenglai 
自决权是一项国际法基本原则和重要的集体人权,虽然颇具争议性和敏感性,但有一点在传统层面上却是存在共识的,那就是殖民地、托管领土与非自治领土的人民享有自决权。学理上,这种自决权也被称为"殖民主义自决权""古典自决权"或“传统自...
关键词:琉球 冲绳 领土地位 自决权 托管 
国家在国际造法进程中的角色与功能——以国际海洋法的形成与运作为例被引量:25
《法学研究》2018年第4期53-68,共16页罗欢欣 
国家海洋局"中国在国际海洋秩序中的角色研究"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研究"(15ZDB178)的资助
现代国际秩序建立在以《联合国宪章》为核心的国际法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新的国际法规则由国家制定,它们主要通过条约或发展习惯国际法来造法。国家既是国际法规则的缔造者,也是其约束的对象。国际造法是一项综合、立...
关键词:国际造法 海洋法 法律进程主义 全球治理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对国际法的理念创新——与“对一切的义务”的比较分析被引量:37
《国际法研究》2018年第2期3-20,共18页罗欢欣 
作者主持的国家海洋局横向课题:"中国在国际海洋秩序中的角色研究";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南海断续线的法理与历史依据研究"(14ZDB165);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研究"(15ZDB178)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代表了中国对国际治理与人类前途的深刻思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被写入2018年的宪法修正案,更体现了中国对这一世界观的政治成熟与思想担当。在国际法上,尽管已经出现过"对一切的义务"概念,与人类命运...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一切的义务 国际法理念 全球治理 
论南海仲裁案实体裁决中对陆地权源的非法处理——以仲裁庭对岛礁地位的认定为考察对象被引量:6
《国际法研究》2016年第5期17-33,共17页罗欢欣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断续线的法理与历史依据研究"(批准号:14ZDB165);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完善我国海洋法律体系研究"(批准号:15ZDB178)的成果
南海仲裁案的仲裁庭于2016年7月12日公布裁决,对中国作出了诸多不利的认定。就岛礁地位而言,作为群岛一部分的岛礁与单独的岛礁,在法律地位上明显不同。然而,仲裁庭割裂中国群岛主张的整体性而归纳出"某些岛礁地位与海洋权源问题"的争议...
关键词:南海争端 仲裁裁决 岛礁地位 陆地权源 海洋权源 
《美国国际法杂志》南海专刊文章述评被引量:3
《北方法学》2016年第4期138-150,共13页罗欢欣 
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断续线的法理与历史依据研究"(项目编号14ZDB165)的成果
2015年10月29日,关于菲律宾所提"南海仲裁案"的管辖权问题裁定出台,使南海问题日益复杂。回溯到该仲裁案的提出,早在菲律宾于2013年单方面提出仲裁程序的当月,《美国国际法杂志》(AJIL)发表了一期关于南海问题的专刊文章。该期论文分别...
关键词:美国国际法杂志 南海问题 领土 海洋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