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庆仁

作品数:12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更多>>
发文主题:絮凝脱乙酰甲壳素菌体核模型氢还原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石油化工》《离子交换与吸附》《核科学与工程》《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肌苷的离子交换法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3
《离子交换与吸附》1997年第2期153-159,共7页黄锡文 葛庆仁 谢振风 姜志新 
研究了肌苷发酵液不同pH值、树脂预平衡条件、饱和树脂的洗菌、淋洗条件对肌苷离子交换提取和解吸工艺影响情况,并对其离子交换吸附机理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
关键词:肌苷 离子交换工艺 发酵液 提取 离子交换吸附 
超细铜粉制备过程中的粒度分布行为研究被引量:10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6年第4期419-423,共5页黄锡文 葛庆仁 谢振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超细铜粉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平均停留时间减小,粒度变小,分布变窄;高的进料液浓度或较高温度下形成的粒子发生了“粒级凝聚”或“核级凝聚”。表面活性剂有显著的防凝作用。在适度晶核泛溢情况下,...
关键词:铜粉 表面活性剂 粒子数平衡 超细粉末 粒度分布 
脱乙酰甲壳素与谷氨酸菌体絮凝机理的探讨被引量:1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第2期48-54,共7页牟占军 葛庆仁 
本文采用脱乙酰甲壳素作絮凝剂对谷氨酸发酵液进行处理。研究了絮凝剂加入量及加入时混合方式等因素对谷氨酸菌体絮凝的影响。基于大量的实验材料及对絮粒的显微结构测定,探讨了谷氨酸菌体与脱乙酰甲壳素作用的絮凝机理,认为此机理为...
关键词:脱乙酰甲壳素 谷氨酸菌体 絮凝 絮凝机理 
陶瓷级二氧化铀的脱氟动力学
《核科学与工程》1996年第2期189-192,153,共5页宋正孝 谌竟清 牛文泰 谢振风 葛庆仁 
核工业科学基金
陶瓷级二氧化铀的脱氟动力学宋正孝,谌竟清,牛文泰,谢振风,葛庆仁(天津大学)关键词二氧化铀,脱氟动力学1前言核动力堆所需的陶瓷级二氧化铀通常以六氟化铀为起始原料,在其一系列的转化加工过程中,其中间产物及最终产品不可避...
关键词:陶瓷级二氧化铀 脱氟动力学 烧结性能 反应堆 核安全 
谷氨酸菌体的絮凝及分离被引量:11
《化学工程》1996年第3期53-58,共6页牟占军 葛庆仁 
通过对谷氨酸菌体带电性质的测定,并采用脱乙酰甲壳素作絮凝剂对谷氨酸发酵液进行絮凝处理,研究了pH值、温度、絮凝剂的加入量及混合方式等因素对谷氨酸菌体絮凝的影响。
关键词:絮凝 脱乙酰甲壳素 谷氨酸 菌体 发酵 分离 
2709碱性蛋白酶菌体絮凝分离的研究
《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第2期41-47,共7页牟占军 葛庆仁 谢振风 
发酵液去除菌体的净化工艺是酶制剂纯化的关键步骤,也是酶液浓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无毒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脱乙酰甲壳素和无机絮凝剂Al2(SO4)3复合有效地使2709碱性蛋白菌体得到絮凝聚并而分离。与其它文献...
关键词:蛋白酶 脱乙酰甲壳素 絮凝 分离 加酶洗衣粉 
α—淀粉酶菌体絮凝分离的研究
《内蒙古石油化工》1995年第4期13-17,共5页牟占军 葛庆仁 谢振风 
发酵液去除菌体的净化工艺,是酶制剂纯化的关键步骤,也是酶液浓缩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α—淀粉酶菌体带电性质的测定,采用阳离子型脱乙酰甲壳素絮凝剂与无机絮凝剂复合对α—凝粉酶发酵液进行处理后抽滤,取得良好的絮凝...
关键词:α—淀粉酶 脱乙酰甲壳素 絮凝 分离 
流化床脱硝三氧化铀的氨裂解气还原研究
《核科学与工程》1993年第3期254-260,7,共7页康仕芳 谢振风 葛庆仁 
应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由流化床脱硝三氧化铀的氨裂解气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0~660℃和转化率为0~95%的范围内,反应动力学服从Sepencer-Toply方程,符合未反应核化学反应控制模型,测得还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3.8kJ/mol。...
关键词:二氧化铀 三氧化铀 还原反应 
三氧化铀氢还原动力学
《中国核科技报告》1991年第1期347-353,共7页康仕芳 谢振风 葛庆仁 
应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由流化床脱硝制得的三氧化铀的氢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0~660℃和转化率为0~95%的范围内,反应动力学服从Spencer-Toply方程,符合未反应核模型化学反应控制机理。测得还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6.3kJ/mo...
关键词:三氧化铀 氢还原 转化率 表观活化能 还原反应 物料 流化床脱硝 动力学数据 未反应核模型 化学反应控制 
三氧化铀氢还原动力学
《中国核科技报告》1991年第S3期20-20,共1页康仕芳 谢振风 葛庆仁 
应用等温热重法研究了由流化床脱硝制得的三氧化铀的氢还原动力学。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50~660℃和转化率为0~95%的范围内,反应动力学服从Spencer-Toply方程,符合未反应核模型化学反应控制机理。测得还原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36.3kJ/mo...
关键词:三氧化铀 氢还原 反应动力学 化学工程 流化床脱硝 天津大学 未反应核模型 等温热重法 化学反应控制 还原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