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成清

作品数:71被引量:7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学家上半叶艺术美育审美趣味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术生活》《书画世界》《装饰》《艺苑》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机巧、科技与现代中国——照相机、留声机与打字机被引量:1
《艺术设计研究》2024年第6期102-108,共7页赵津 赵成清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思路与方法”(项目编号:22BG132)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和西学东渐思想的渗透,象征着机巧之物的西方照相机、留声机和打字机开始传入中国。中国人对此主要表现出两种态度:一方面,是对西方科技文明的迷惑和惊羡;另一方面,又心生保守与拒斥。在消费...
关键词:照相机 留声机 打字机 机巧 现代性 
雄高尔《圣安东尼的磨难》——其图像学以及对德国艺术的影响
《美术》2024年第9期122-135,共14页 赵津(译) 赵成清(译)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CX32)的资助成果。
德国画家、雕塑家雄高尔的《圣安东尼的磨难》是描绘圣安东尼被恶魔攻击的经典作品,其创作灵感源自《安东尼传》中关于圣安东尼的描述。通过将圣安东尼置于空中受恶魔攻击的场景,雄高尔成功展现了圣徒的冷静与从容。该作品对后世德国、...
关键词:雄高尔 圣安东尼的磨难 恶魔图式 德国艺术 
寻常物的嬗变——从马桶艺术到公共空间
《艺术生活》2023年第5期54-59,共6页赵成清 
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转译的生成与日常的重建——清末民初时装仕女图中的‘休闲娱乐’图像研究”(项目编号:2022CX32)。
厕所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该话题一直被文明社会视为庸俗而不愿讨论。现代艺术家杜尚通过展品男性小便池重新挑战艺术的定义,以此探寻艺术和非艺术的界限。由马桶、小便池和厕所的卫生发展史叙述中,可见物、人和环境...
关键词:小便池 厕所 生活美学 艺术语言 审美嬗变 
身体象征与文化隐喻:西方艺术史中的肥胖者图像
《艺术探索》2023年第4期61-68,共8页赵成清 
“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转译的生成与日常的重建——清末民初时装仕女图中的‘休闲娱乐’图像研究”(2022CX32);四川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第十期)研究项目“海外中国工艺美术史方法论教学研究”(SCU10213)。
肥胖者图像是西方艺术史中常见的主题,肥胖象征着身份、财富和地位,同时又隐喻着贪婪、罪行和疾病。肥胖者既有外衣的掩盖,也有裸体的再现。在艺术史、宗教学、政治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视域中,西方文化中的肥胖者图像反映了时代变...
关键词:肥胖史 罪恶 疾病 图像学 审美 
食用、审美与象征——中国美术中的食物题材及文化意涵
《中国美术研究》2023年第1期77-83,共7页赵成清 曾琦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思路与方法”(22BG132)阶段性成果;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2022CX32)资助。
中国美术史中,食物题材的艺术创作广泛而流行,涉及不同美术门类及艺术风格。在对食物、食器和食用的表现过程中,中国饮食文化和艺术得到了鲜明地呈现,食物艺术史也成为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食物题材 中国美术 象征 
杰罗姆·纳达尔《福音故事图集》与全球图像的诞生
《美术大观》2023年第1期16-36,共21页 赵成清(译) 
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创新改革项目(项目编号:GSGJHKC21006);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2CX32)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1593年首版于安特卫普的《福音故事图集》是世界上传播最为广泛的图像组画之一,通过纳达尔的图集,可见一种全球视野的跨文化叙事。在不同地域对该图集的转译过程中,文本、历史、宗教与艺术相结合,呈现出多元的视觉文化和思想观念,不仅...
关键词:杰罗姆·纳达尔 《福音故事图集》 图像学 
存在之维——艺术史中的时间主题被引量:1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赵成清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中国工艺美术史研究思路与方法”(22GB132)阶段成果;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创新改革项目(GSGJHKC21006);四川大学“从0到1”创新研究项目(2022CX32)的阶段性成果。
在中外艺术史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创作主题之一,它反映了艺术家对生命存在和艺术本体的理解,通过叙述性、象征性和现代性的多重表现,“时间”在不同种类、媒材与形式的艺术品中展现了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关键词:时间 叙述性 象征性 现代性 艺术主题 
早期西方汉学家的中国陶瓷研究初探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25-33,共9页赵成清 
四川大学研究生培养教育创新改革项目资助,项目编号:GSGJHKC2021006。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现代形态的中国美术史学研究的开端期,该时期西方的中国陶瓷史研究,构成了全球视野下中国美术史学研究中的一部分。如波西尔、夏德、劳费尔、霍布森以及福开森,都有专门的著作论述了中国古代陶瓷。这些著作中的陶...
关键词:汉学研究 中国陶瓷 审美趣味 
法国汉学家谢阁兰的中国石刻研究被引量:2
《西泠艺丛》2022年第7期35-43,共9页赵成清 叶书亚 
20世纪初,在中国西南地区还鲜为欧洲人所踏足之际,法国汉学家谢阁兰(Victor Segalen,1878—1919)于1914年首次前往中国腹地四川,进行实地考察。此次考察以四川、陕西两省为主,且着重考察了四川的古代石刻与佛像艺术,记录了大量两汉时期...
关键词:巴蜀汉砖 写意 佛造像艺术 创新 
休憩:东非头枕中的文化与图样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102-108,共7页赵成清 叶书亚 
作为人类起源的摇篮,非洲大陆千百年来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艺术品,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非洲头枕是这片广袤大陆从古至今文化沿袭及传承的最有力象征之一。通过对现存头枕中图样的对比研究,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非洲内部不同...
关键词:非洲艺术 头枕 民族艺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