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新斌

作品数:7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亲社会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谐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高教发展与评估》《社会心理科学》《高等农业教育》《中国德育》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和谐社会呼唤亲社会行为被引量:1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年第3期97-100,共4页钱新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任务。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人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通过对亲社会行为概念的界定,分析亲社会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并进一步阐述亲社会行为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和谐社会 移情能力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被引量:2
《高等农业教育》2007年第9期75-77,共3页钱新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2X064);安徽师范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发展心理学>资助
加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亲社会行为培养工作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校园文化;亲社会行为培养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日常亲社会行为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相结合;亲社会行为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树立生...
关键词:和谐社会 大学生 亲社会行为 
小议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中国德育》2007年第5期48-49,共2页钱新斌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是指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是指在为人民服务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指引下,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大学生 培养 社会主义价值观 利他行为 “三个代表” 为人民服务 毛泽东思想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意义及培养被引量:5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79-82,共4页钱新斌 张晓蕾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2X064)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对于构建大学和谐校园、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自己群体的一些主要特征,如互惠性、利他性、公益性和群体制约性。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可以从坚持德育为先、训练移情能力、提高情绪胜任...
关键词:大学生 亲社会行为 和谐校园 
亲社会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5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第4期118-120,共3页钱新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思想道德建设视野中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机制创新"(05B2X064)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学会和谐共处、学会关心帮助是做一个身心健康的、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合格人才所必备的素质。人的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的,亲社会行为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培...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培养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刍议被引量:2
《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79-81,共3页钱新斌 桂守才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2X064)
亲社会行为是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积极行为,本能论、习得论和情感论对其动机提供了三种理论解释。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自己群体的一些特征。从坚持德育为先、训练移情能力、提高情绪胜任力、弘扬亲社会模范等方面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 亲社会行为 培养 
亲社会行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被引量:5
《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第5期104-107,共4页钱新斌 
亲社会行为是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积极行为,本能论、习得论、情感论和认知论对其动机作了理论解释。知、情、意、行是相互作用的,亲社会行为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通过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培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