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保平

作品数:39被引量:175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池州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土地集约利用集约利用水资源小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可持续利用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池州学院学报》《文教资料》《农村经济与科技》《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石台县乡村旅游扶贫的社区参与现状与对策研究被引量: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年第3期86-88,共3页李琼 陈保平 
池州学院校级人文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17RWZ024)。
乡村振兴的主体在于人,乡村旅游的发展一定要让农民参与,才能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旅游扶贫成效,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以发展乡村旅游为首要产业的国家级贫困县石台的实地调研发现,社区参与存在居民获取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旅游扶贫 社区参与 石台县 
池州市水资源赋存状况与可持续利用初探
《池州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45-50,共6页陈保平 
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2020503010);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项目(xky2015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110)
池州市水资源赋存总量比较丰富,但地区分布不均,当前随着该市人口不断增多,新型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首先阐述研究区概况和池州市水资源赋存状况,其次分析该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
关键词:水资源 赋存状况 可持续利用 池州市 
地方院校地理学综合野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探究被引量:7
《高师理科学刊》2018年第8期106-110,共5页吴海中 陈保平 
池州学院校级自然重点项目(2017ZRZ014);池州学院校级教研项目(2016XJYXM61);池州学院重点学科"地理学"建设项目(2011XK03)
当前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通过分析地方院校地理学野外实践面临的几大问题,从实践前的任务明确、教学方式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改革和开辟富有地域特色的野外实践等角度,探讨了地方院校地理...
关键词:地方院校 地理学 野外实践 教学改革 
池州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探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17-20,共4页陈保平 陈志鹏 
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2020503010);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项目(xky2015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110)
土地资源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池州市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土地利用状况随之发生变化,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多,致使耕地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生态保护形势越来越严峻。首先阐述研究区概况和土地利用的现状结...
关键词:土地资源 可持续 开发利用 对策 池州市 
池州市城镇化进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池州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70-74,共5页陈保平 陈志鹏 刘洋 
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12020503010);池州学院研究中心项目(xky2015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110)
当前随着池州市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当地居民收入水平得到较明显提高,同时造成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如何以较小的生态损耗获得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是该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阐述研究区概况、池...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 经济发展 影响因素 池州市 
环境工程学“一课多师”项目化教学模式探讨被引量:4
《文教资料》2017年第5期186-187,共2页贾莉 陈保平 何小青 
池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4JYXM23),池州学院教学研究项目(2013JYXM22),池州学院质量标准建设项目(2013XZLBZ15)
环境工程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一课多师”项目化教学模式能更好地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本文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对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打造师生关系和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必要性,提出了该教学模式实施的步...
关键词:一课多师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 
皖江城市带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模式研究——以江南集中区为例被引量:1
《池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55-59,共5页陈保平 李恕宏 陈烁 
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2020503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171110);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项目(KJ2010A247);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2010SK503)
随着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进程的不断加快,产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土地资源的数量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应对土地进行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利用实地调研等方法,以江南集中区为案例,分析了该集中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结构,指出江南...
关键词:土地优化配置 集约利用 模式 江南集中区 
1996~2011年安徽省产业结构演进对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影响测度与分析被引量:27
《地理科学》2014年第9期1117-1124,共8页张乐勤 陈素平 陈保平 陈发奎 
安徽省教育厅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KJ2014A175);安徽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Y2014D53);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YJA790003)资助
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1年安徽省城镇土地集约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运用Perloff的产业结构测度模型,对安徽省产业结构的构成效应(MIX)、竞争效应(DIF)进行了测算;借鉴STIRPAT模型,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方法,从产...
关键词:城镇土地集约利用 产业结构 构成效应 竞争效应 边际贡献 安徽省 
基于边际效应模型的安徽省建设用地增长极限研究被引量:6
《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3期148-151,共4页张乐勤 陈素平 陈保平 
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课题(12020503010)
客观把握建设用地扩展对经济贡献极限规律,有利于厘清管理层对土地经济价值的科学认识,摒弃夸大经济依赖土地投入的歧路理念。运用经济学边际理论及边际效应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边际建设用地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及边际建设用...
关键词:建设用地 经济增长 极限计量 边际模型 安徽省 
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耦合协调度测度——以安徽省为例被引量:65
《城市问题》2014年第2期75-82,共8页张乐勤 陈素平 陈保平 张勇 
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基金项目(12020503010)--皖江城市带土地优化配置与集约利用模式
以安徽省为例,采用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对1996-2011年城镇化与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调度进行了测度,并运用灰色GM(1,1)模型,对2015、2020年城镇化演进与土地利用耦合协...
关键词:城镇化演进 土地集约利用 耦合协调度 评价与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