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芝

作品数:10被引量:9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交通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船舶性能推船顶推船队自航试验数据分析更多>>
发文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河北干流船型试验研究被引量:1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337-342,共6页王德恂 张大有 陈秋芝 王兴权 郑才士 
交通部"八五"行业联合攻关项目
通过模型试验方法,优化机动驳船型,给出了适合黄河北干流石禹段航区浅水性能较优的浅隧道双尾80t机动驳船型.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条件下,载货量提高了1.6倍,航速提高了1km/h左右.
关键词:机动驳 隧道尾 模型试验 船型试验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的数据处理分析被引量:1
《武汉造船》1998年第6期26-29,共4页王兴权 陈秋芝 王德恂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时,由于三个螺旋桨之间会发生相互干扰,螺旋桨的负荷及克服的船舶阻力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三桨船自航试验时各桨的推力减额及船的阻力分配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三桨船自航试验结果的数据处理分析方法作了探讨,提出...
关键词:三桨船 自航试验 数据分析 推进因子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推进因子分析方法探讨被引量:3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45-148,共4页王兴权 陈秋芝 王德恂 
三桨船船模自航试验时,由于三个螺旋桨之间会发生相互干扰,各螺旋桨的负荷及克服的阻力也不尽相同.本文对三桨船自航试验推进因子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应首先按螺旋桨的有效推力来分配各桨克服的船的阻力,再进行推进因...
关键词:三桨船 自航试验 数据分析 推进因子 推进器 
黄河煤炭运输船浅水升沉特性研究被引量:3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149-152,共4页张大有 王德恂 王振府 王兴权 陈秋芝 张巧玲 
交通部"八五"行业联合科技攻关项目
结合黄河石(屏)一禹(门口)段煤炭运输船的设计,通过与两种隧道尾船型的对比,在满载、压载两种状态,水深吃水比分别为1.5,1.7,最大水深弗氏数为0.77~0.85条件下,进行双尾船型浅水升沉特性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船舶性能 双尾船型 煤炭运输船 浅水升沉特性 
浅水急流机动驳新船型不同水深试验研究
《武汉造船》1997年第5期39-42,共4页陈秋芝 王德恂 
根据乌江现有航道条件、在多方案技术经济论证和大量的机动驳模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上滩能力强、下水操纵性能好的适合乌江浅水急流航区的新一代水滴形双尾机动驳船型及船舶主尺度;对该船做了深水船舶快速性试验,并分别进...
关键词:浅水机动驳 双尾船型 船模试验 浅水急流 
螺旋桨旋向对大径深比推船推进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第2期163-168,共6页张大有 王德恂 肖衍芬 逄吉春 陈秋芝 
通过两种直径吃水比D/T=1.2和D/T=1.4分节驳顶推船队(2×2+T)模型的深水试验研究,给出了该种双隧道推船模型采用内、外旋向螺旋桨航行时推进性能的差别,并采用预旋流理论和流线示踪方法探讨了造成该差别的原因。
关键词:大径深比 推进性能 船用螺旋桨 
顶推船吃水变化对顶推船队推进性能的影响
《武汉造船》1990年第6期21-24,共4页逄吉春 陈秋芝 王德恂 
一、前言内河航道的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就水深而言,同一条航线上的不同区段水深往往不同,而同一区段随季节的变化水深也有较大变化。这就给内河船舶的设计和营运带来了许多矛盾,对内河顶推船而言这些矛盾尤为突出。因为与相同排水量的客...
关键词:顶推船 吃水变化 顶推船队 推进 
顶推船队不同编队形式对推进性能的影响
《武汉造船》1990年第5期20-24,共5页陈秋芝 王德恂 逄吉春 张大有 
本文通过直径吃水比 D/T=1.4顶推轮组成的(1+1+T)、(2×2+T)、(2×3+T)三种不同编队形式的船模试验,研究分析了顶推船队不同编队形式对推进性能的影响。试验包括船模阻力试验,船模自航试验以及导管螺旋桨模型组合体的敞水试验,在自航试...
关键词:顶推船队 编队形式 推进性能 
推船隧道角对船队推进性能的影响
《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学报》1990年第3期296-301,共6页陈秋芝 王德恂 逄吉春 张大有 
本文通过桨径吃水比D/T=1.2,隧道角分别为12°,15°,20°,25°的4艘推船组成的4组(2×2+T)顶推船队的深水模型试验,得出顶推船队推进效率随隧道角的减小而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推船 顶推船队 船舶性能 隧道角 
内河双隧道尾推船湿面积近似计算公式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1987年第1期103-106,共4页逢吉春 陈秋芝 
本文阐明了建立内河双隧道尾推船湿面积近似计算公式的必要性,并在分析了莫拉金公式的基础上,根据27条推船统计资料,给出了新的计算公式,对新公式的精确度进行了检验,证明了新公式的使用可行性。
关键词:顶推船 内河船 内河航运 隧道尾 船舶性能 湿面积计算公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