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亚涛

作品数:9被引量:9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肿瘤标志物化学成分蛹虫草不动杆菌RRNA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微生物学通报》《中国实用医药》《广东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河南省白龟山水库下游水体氨化细菌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有机氮条件被引量:12
《微生物学通报》2014年第2期236-242,共7页郭端强 方改霞 段敬霞 曾建 王曼 万亚涛 单林娜 
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No.092102310069);河南城建学院校级项目(No.2010JYB010)
【目的】从河南省白龟山水库下游水体中分离筛选氨化细菌,并研究其降解有机氮的条件。【方法】利用选择性培养基从微污染水源水中筛选氨化细菌,进一步比较了不同氨化细菌降解有机氮的效果;采用单因子法研究菌株N24降解有机氮的条件;通...
关键词:氨化细菌 弯曲芽孢杆菌 有机氮 降解条件 系统发育分析 
一株溶藻真菌的初步分离鉴定及其溶藻作用研究被引量:2
《广东农业科学》2013年第19期163-166,共4页廖春丽 吴创业 郑瑞 姬晓娜 万亚涛 单林娜 
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092102310069);河南城建学院校级项目(2010JYB010)
从水体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溶藻能力的真菌,命名为Am11。经形态学和18S rRNA序列对比分析,表明该菌株属于赤霉菌属(Gibberella)。研究了该菌株对湖泊中优势藻的溶藻效果,初步探讨了其溶藻方式及溶藻物质。结果表明,该菌株对小球藻、惠氏...
关键词:溶藻真菌Am11 分离鉴定 溶藻作用 
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反硝化特性研究被引量:16
《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第10期205-209,共5页郭端强 刘海龙 万亚涛 李小卫 陈艳艳 管丽冰 单林娜 
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092102310069)
通过对采集水样进行富集培养,利用溴百里酚蓝(BTB)选择性培养基初筛和活性测定复筛得到一株好氧反硝化细菌N22',发现该菌在好氧条件下能有效去除培养液中的NO3--N。硝酸盐氮初始浓度为125 mg/L,培养40 h后硝酸盐氮去除率达86.39%;扫描...
关键词:好氧反硝化 不动杆菌 16S RRNA 系统发育 
溶藻菌株NP23的紫外诱变选育被引量:1
《生物技术通报》2012年第6期174-178,共5页廖春丽 万亚涛 李亚平 姬晓娜 单林娜 
河南省科技攻关重点项目(092102310069)
应用紫外诱变技术对溶藻菌株NP23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经过粗筛后,从8株诱变株中选出2株对绿藻中小球藻和蓝藻中惠氏微囊藻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原始菌株的突变株NP23-1和NP23-4,其溶藻率(叶绿素a的去除率)比原始菌株提高30%-35%。连续6代测...
关键词:紫外诱变技术 小球藻 惠氏微囊藻 溶藻率 
蝴蝶兰光周期及蒸散量的测定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9期104-104,189,共2页王瑾瑜 万亚涛 
测量了河南省平顶山栽培的蝴蝶兰的光合作用及蒸散量,掌握了蝴蝶兰的光周期生理及不同时段的叶片蒸散量,并依据这两项测量数据提出了改进蝴蝶兰栽培的栽培措施。
关键词:蝴蝶兰 光合作用 蒸散量 栽培 
消化系统癌诊治中肿瘤标志物的应用被引量:4
《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7期250-251,共2页张红波 万亚涛 陈兰英 
消化系统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类恶性肿瘤,其防治有赖于早期发现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标志物在消化道癌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使消化道癌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本文简述了肿瘤标志物及其意义、主要类型;并对...
关键词:消化系统癌 肿瘤标志物 检测 诊断 
在细胞应激反应中HSP70的保护与调节作用被引量:12
《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第14期228-229,共2页张红波 万亚涛 王莲哲 廖春丽 杨海波 陈兰英 
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项目编号:0524410023)
HSP70是HSP家族的重要成员,由于其在应激反应中的敏感性以及临床实践中的重要作用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当进入应激状态时,机体通过对HSP70mRNA的优先翻译和增强其稳定性等调控机制的变化以适应需要,对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可以缓解细胞损伤...
关键词:HSP70 应激反应 保护 调节 
几种重要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应用被引量:13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9期1055-1056,1058,共3页万亚涛 张洪波 杨海波 陈兰英 
河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0524410023)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 肿瘤早期诊断 肿瘤发生监测 预后判断 
蛹虫草主要有效成分分析被引量:33
《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第12期5050-5052,共3页廖春丽 方改霞 王莲哲 王国贞 万亚涛 
[目的]进一步开发蛹虫草,满足人们对药品和滋补保健品的需求。[方法]通过用HPLC测定核苷类化合物和氨基酸,乙醇沉淀法测定虫草多糖,比色法测定虫草酸,SOD Assay Kit-WST试剂盒测定SOD酶酶活分析蛹虫草的主要有效成分。[结果]蛹虫草子实...
关键词:蛹虫草 核苷类化合物 化学成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