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沛

作品数:29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词风辛弃疾姜夔词宋代艺术手法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民族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南宋名家扬无咎的词画艺术及其影响被引量:3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41-47,共7页何尊沛 
扬无咎是南宋初期著名墨梅画家、词人、书法家,其词、画、书法尤为人所称,时有"逃禅三绝"之誉。其词清丽婉雅,格调殊工;其画清淡野逸,格高韵深。以《柳梢青》与《四梅图》为代表的词画艺术,真正达到了"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极高境界,...
关键词:扬无咎 逃禅三绝 词中有画 画中有词 题跋追和 
陆机初入洛及初仕晋行迹考
《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08-110,共3页刘岩岩 何尊沛 
近年来,很多研究者对陆机初入洛时间、初仕晋时间,以及几次入洛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笔者通过翻检各种文献典籍,试对陆机入洛行迹以及初仕晋的问题谈谈自己一些新的看法:太康元年吴灭后,陆机被俘入洛,这是他第一次入洛;元康二年,赴...
关键词:陆机 初入洛 初仕晋 行迹 
啼鸟还知如许恨——简论辛弃疾词中的杜鹃意象被引量:1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121-124,共4页张晓静 何尊沛 
中国古之诗人骚客常会巧妙地借用一些物象来传情达意,杜鹃便是其中之一。辛弃疾在一些词作中也用"杜鹃"作为其情感载体,而在不同的时期,"杜鹃"所承载的情感意蕴也不尽相同。这种阶段性差异,恰好折射出词人艰难困苦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辛弃疾 杜鹃意象 心路历程 
宋代寿词与宋人对个体生命的人文关怀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25-27,15,共4页董阔阔 何尊沛 
作诗撰文以表寿诞之喜,古已有之。但在宋代以前这类题材的诗歌数量不多,影响甚微,直到宋代才蔚为大观。寿词在宋代盛行并非偶然,它是当时社会逐渐关注个体生命价值的一种表现,是宋代词人逐渐意识到人文关怀的结果。宋代寿词凸显人文关怀...
关键词:宋代 寿词兴盛 个体生命价值 人文关怀 成因 
《西游记》与《般若心经》的智慧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71-73,共3页朱俊璇 何尊沛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佛教的一部重要经典,它的旨意是教人修心养性,以消解人生中的一切苦厄。在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之旅既是一个跋山涉水、降妖除魔的外在历练的过程,也是一个灵魂解脱、精神救赎的内...
关键词:西游记 心经 修心养性 消除苦厄 人生大智慧 
论“死”——庄子与儒家死亡观之比较被引量:2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315-316,共2页张若菲 何尊沛 
死亡,是人类最庄严的话题之一。庄子和儒家面对死亡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以及备办葬礼的要求却各不相同。然而,两家都在超越死亡、追求人生的不朽和永恒上做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死亡观 庄子 儒家 
论《诗经》中的亲情诗及其影响被引量:2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87-89,共3页雷红姜 何尊沛 
《诗经》不仅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同时也是上古先民生活、交际等的缩影,从《诗经》中可以深切体会到他们浓郁的亲情,以及他们在礼的规定下的和谐和淳真。回顾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亲情诗更似一股永不停息的河流,而《诗经》正是它...
关键词:《诗经》  亲情 
浅析刘禹锡《竹枝词》的创作原因及艺术特色被引量:2
《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80-81,共2页雷红姜 何尊沛 
刘禹锡的《竹枝词》历来受到人们好评,文章从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探讨:第一部分论述其创作原因,一是导源于关心百姓生活的民歌体创作;二是分析夔州竹枝歌对其创作《竹枝词》的直接引发作用。第二部分论述其艺术特色,分别从音乐美、意境美...
关键词:民歌体创作 夔州竹枝歌的引发 自创竹枝词 艺术特色 
简析古典白话小说中的文字游戏诗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116-118,共3页陈少云 何尊沛 
文字游戏诗是以汉字为基础,游戏笔墨的诗歌体式,在古典白话小说中体现为数字诗、藏头诗、字谜诗、回文诗、双关语诗、顶针诗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诗以多种方式与小说具体的内容相结合,通过恰当的艺术处理能起到辅助情节、渲染背景、描...
关键词:文字游戏诗 古典白话小说 艺术形式 文学功用 
孟子所提倡的为君之道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131-133,共3页张若菲 何尊沛 
从君王的自身修养以及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论述孟子所提倡王道主义的为君之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君王只有施行仁政,推崇仁德,才能无敌于天下。也只有施行王道主义的为君之道才是取得民心、统一天下的唯一正确途径。
关键词:孟子 为君之道 王道主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