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志钢

作品数:33被引量:5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深圳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生活运动蒋介石孙中山国民党抗日战争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党史研究与教学》《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近代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蒋介石力行哲学思想渊源之历史考察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138-143,共6页关志钢 
蒋介石研究在今日中国大陆学界已由"险学"变身为"显学",各种研究成果可谓丰硕,但有关其思想研究的著述略显单薄。哲学是蒋介石"平生最爱之学术",力行哲学为蒋介石思想体系之核心,一生践行未尝或离,晚年更多有理论反省,这便确立了其在国...
关键词:蒋介石 力行哲学 孙中山 阳明心学 
论孙中山与中华文化近代转型——兼与沈渭滨教授“转型第一人”说商榷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39-44,共6页关志钢 
三民主义理论体系构建中,立足国情对外来文化学习、引进、批判,从现实需要出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利用、改造的文化价值取向,决定了孙中山在中华文化近代转型中居有不可替代之重要地位,但因此而称其为"推进中华文化近代转型第一人",...
关键词:孙中山 三民主义 中华文化近代转型 
宋美龄与新生活运动被引量:3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134-139,共6页关志钢 
历时15年之久的新生活运动是中华民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剔除其反共、复古等消极面,新生活运动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作为新运总会指导长的宋美龄不仅由始至终参与其中,身体力行,而且对新运宗旨、实践方案及主要宣传...
关键词:宋美龄 新生活运动 抗日战争 
关于南京政府初期“党治”体制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求索》2008年第11期205-208,共4页关志钢 
1927-1931年南京政府成立初期,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以党治国"之政治体制经历了从酝酿准备、初具形态到基本确立的发展过程。由于该独裁专制体制截然不同于孙中山先生曾经提出的"党治"理论与政党政治运作原则,具有明显的一党专政、个人独...
关键词:南京政府 “以党治国” 国民党 蒋介石 
中共思想史学科建设初探被引量:2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150-156,共7页关志钢 
中国共产党思想史是中共党史研究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领域,不能简单等同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史,而目前学界有关这一学科领域无论就其学科属性、研究对象、历史分期、研究重点等,认识上都还比较模糊...
关键词:中共思想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共党史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
《世纪桥》2008年第5S期54-57,共4页关志钢 
2005年连战先生中国大陆"破冰之旅",2008年马英九先生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4月胡锦涛、萧万长博鳌论坛历史性会见,以及6月国民党现任主席吴伯雄的即将访华,不仅打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关系历史上长达60多年的僵局,激发了海内外对两...
关键词:抗日战争 国共合作“一国两制” 
孙中山文化观的当代启示
《南方论丛》2008年第2期73-77,共5页关志钢 
孙中山文化观,在价值取向方面迄今具有重要启发意义:一是好的保存,不好的放弃,反对文化问题上的民族虚无主义;二是主张外国好的东西应当学习,但须立足国情,为我所用,不能盲目照搬;三是坚持走融汇中西,兼收并蓄,综合创新,与时俱进的中华...
关键词:孙中山 中华文化 西方文化 三民主义 
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评析被引量:1
《南方论丛》2007年第3期9-13,共5页关志钢 黄频 
现代化进程中生态环境问题的日趋严重,使得中国学者们对于方兴未艾的欧美绿色运动以及形态各异的生态环境理论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在这种关注中,欧洲生态社会主义由于其更贴近我们的意识形态传统而获得较高评价,且多视其为未来欧洲新...
关键词:生态社会主义 生态环境危机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态问题思考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133-137,共5页关志钢 黄频 
在人与自然的矛盾成为新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背景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生态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具有突出意义,事关人类生存大计。只有从这一角度思考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生态环境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态问题
《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关志钢 黄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建,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积极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环境固然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蓝图更为关键。
关键词:生态问题 人与自然 不和谐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环境友好 资源节约型 社会主义 社会构建 科学发展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