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晓红

作品数:11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空间句法可持续发展句法建筑城中村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房地产业》《城市建筑》《南方建筑》《世界建筑导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存量城中村的焕新路径研究——基于深圳龙华清湖村的微改造实验
《世界建筑导报》2023年第4期41-44,共4页凌晓红 杨锶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268);亚热带建筑和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ZB08);2022年广东省本科院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
在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拓展走向存量优化的背景下,微更新逐步成为改善与提升城市生活品质的常态化手段。然而,微更新行动在取得令人瞩目成果的同时,也出现诸如“形象工程”、“网红化”及驱赶低收入群体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引发社会的广泛...
关键词:微更新 “微创”与“针灸” 城中村 
绿色游憩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以广州中心城区的6个游园为例
《中国房地产业》2023年第6期134-137,共4页李颖 凌晓红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从形态学角度测评开放空可达性:基于城市形态与步行活动协同效应的研究”,编号2020ZB08。
目前,已有研究显示体力活动可帮助改善多种慢性病发病率,以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健康城市建设背景下,小巧、灵活的游园既可美化城市,又是休闲体力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因此有必要对其空间特征与休闲体力活动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本文以广...
关键词:绿色游憩空间 游园 空间特征 休闲体力活动 空间句法 
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网络形态研究——基于广州3个地铁站域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都市快轨交通》2022年第4期87-94,共8页凌晓红 王颖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0ZB08);广东省哲学社科规划项目后期资助项目(GD20HTQ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978268)
针对我国城市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TOD)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交通站点与空间形态发展耦合不足、步行环境欠佳、功能适配性存疑等问题,以广州珠江新城、公园前和长寿路3个地铁站点为例,借助空间句法比较分...
关键词:轨道交通 TOD模式 空间网络组构 建设强度 功能布局 广州地铁站域 
“建筑都市主义”——持续功能演变下的适应性空间逻辑
《世界建筑导报》2018年第1期55-59,共5页凌晓红 盛秀秀 武梦宇 周遥逸 王颖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8004);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项目(2016ZB17);<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项目(2015GZY25)
本文提出"建筑都市主义"的概念,旨在描述在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建筑内部出现的持续功能演变和社会活动加剧现象,而这种现象在高密度建成环境中表现尤为突出。因着城市与建筑边界的模糊,建筑空间直接参与都市空间结构的构建,并自发形成一个...
关键词:“建筑都市主义” 功能演变 适应性空间逻辑 重庆大厦 
历史街巷集体记忆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以广州文德路和北京路为例被引量:8
《南方建筑》2017年第5期61-67,共7页凌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基于可持续性的大型公共建筑决策与设计研究;项目编号:51138004;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后殖民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研究;项目编号:2016ZB17;<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项目:广州中心城区街道空间形态与社会生活模式的演变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GZY25
伴随全球化经济及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城市中拥有历史风貌及地方特色的街巷空间逐渐出现集体记忆缺失的情况。为探究其中的环境原因和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以广州文德路和北京路步行街为研究对象,结合认知地图法、现场访谈、GIS数据统...
关键词:历史街巷 集体记忆 空间格局 商业发展状况 文德路和北京路 
句法分析视角下的广州中心城区空间形态的演变研究被引量:3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5年第2期86-91,共6页凌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51138004);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编号:2013ZC15);<广州大典>与广州历史文化研究资助项目(编号:2015GZY25)
本文以广州中心城区城市形态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1919年、1948年、1996年及2011年4个历史时期的地图作为基础资料,借助空间句法工具建立轴线模型,分别对它们的空间构型进行量化分析与比较,从时间发展序列、空间结构特点、城市功能的转...
关键词:广州中心城区 城市空间形态 演变特征 空间句法 
从理论模型到设计概念——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解读被引量:2
《城市建筑》2014年第16期112-116,共5页凌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8004);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2013ZC15)
在可持续发展概念成为新世纪城市发展主流思潮的背景下,本文对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纲要性回顾,并根据其目标定位及实施手段梳理出关于城市形态理论模型的逻辑框架,以系统性理解各种城市形态可持续发展理论。相关理论模型大致...
关键词:城市形态的可持续发展 理论模型 核心概念 
紧凑城市:香港高密度城市空间发展策略解析被引量:11
《规划师》2014年第12期100-105,共6页凌晓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138004);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研究课题项目(2013ZC15)
1国内外关于紧凑城市的理论研究 现代城市蔓延分散式的发展模式已导致了种种城市问题,如土地资源的浪费、基础设施投资和维护成本的增加、城市中心区的衰败及农业用地被过快地蚕食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迫使人们开始重新思考城市在空...
关键词:城市空间发展 紧凑城市 高密度 解析 香港 基础设施投资 城市中心区 可持续发展 
日本建筑教育的价值取向初探——“建筑新人赛2012”获奖作品的启示被引量:1
《南方建筑》2013年第5期49-52,共4页凌晓红 蒋梦予(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x2jz-B5112610
通过对"建筑新人赛2012"获奖作品的简介,本文对日本建筑教育的一些理念和价值取向进行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从而总结出原创精神,创造性解决,强调技术和人本出发等四个特点,藉此帮助我们了解日本建筑设计立足于世界的原因和启示我们现存的...
关键词:日本建筑教育i价值取向 “建筑新人赛2012” 
超越功能表象的空间和形式构建能力训练——重议建筑设计教学的核心问题
《城市建筑》2013年第1期132-134,共3页凌晓红 
本文从思维方式的向度分析、探讨建筑功能和形式在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形式和状态,揭示功能和形式其实是不同范畴的概念,与形式相对应的是空间,因此,在建筑设计教学中,对建筑的功能、空间和形式等问题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进行。
关键词:建筑功能 空间 形式 思维方式 设计教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