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晓娜

作品数:20被引量:8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环境伦理伦理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环境美德美德伦理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学习与探索》《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思想理论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阳光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再议气候正义中的历史责任追究——历史责任的界定、合理与限度被引量:4
《阅江学刊》2018年第4期46-55,共10页姚晓娜 唐甜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环境美德研究"(14BZX098)
在气候正义研究中,清晰界定历史责任是分析的前提。"历史责任"应当特指在发达国家开始不公正排放且发展中国家并未超过基本排放额度的时段产生的,发达国家应该承担的不公正排放责任。基于罗斯显见义务论中的赔偿义务,追究历史责任是合理...
关键词:气候正义 代际正义 历史责任 责任分配 
基于道德实践的环境伦理本土化被引量:1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45-53,共9页姚晓娜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环境美德研究"(14BZX098)
环境伦理学本土化的最终目的是理论建设服务于本土的环保实践。当前本土公众在环保实践中过度依赖政府,自身责任意识不强,环保作为健康、省钱等动机的附带性后果,环境保护实践的功利性和自利性较强,缺少对公共利益和超功利的环境保护的...
关键词:本土化 道德实践 环境伦理 
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城市化思考——基于深层生态学的视角被引量:5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40-45,共6页姚晓娜 
绿色城市化的理念受到绿色思潮中"浅绿"与"深绿"思潮的影响。中国的绿色城市化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面临着基于中国国情的绿色城市化理念构筑、绿色制度的完善及实施、绿色技术的整体化以及绿色人文的丰富化等问题与挑战。从深层生态学...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城市化 深层生态学 生态整体主义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地方特色浅析——地方性知识的视角被引量:2
《思想理论教育》2012年第19期63-66,共4页姚晓娜 
上海市2010年度"阳光计划"项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上海特色建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中面临着教材的理论与生活的实践如何衔接、教材体系的普遍抽象性与教学体系的特殊具体性如何融合的问题。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地域文化资源,实现教材体系向有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转化,是提升高...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地方性知识 地方特色 
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论纲被引量:7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20-26,共7页姚晓娜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美德与自然:环境美德及其教育研究"(11YJC710068)
环境美德伦理学是从美德伦理视角研究环境伦理,是环境伦理学的新兴视域。环境伦理学在规范伦理学向度建构的困境和当代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方面提出了环境美德伦理学问题;环境美德伦理学的主题是"美德与自然",中西方伦理学有一定的思想资源...
关键词:环境伦理 美德伦理 环境美德伦理 
低碳生活:日常生活的环境伦理建构——以日常生活批判为视角被引量:11
《学习与探索》2011年第1期14-17,共4页姚晓娜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对环境伦理的理论建构具有启示意义。在环境伦理视阈中,当前中国日常生活模式存在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及人自身的异化等现象。低碳生活是建立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具有伦理意义的"碳联系"的伦理生活,是在日常生活世...
关键词:低碳生活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 环境伦理 
西方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述评被引量:8
《哲学动态》2010年第9期48-53,共6页姚晓娜 
关键词:环境伦理 伦理研究 美德伦理 西方 非人类中心主义 20世纪70年代 述评 生物中心主义 
“Moral Agent”是“道德代理人”吗?——一个伦理学概念辨析被引量:5
《道德与文明》2010年第1期148-151,共4页姚晓娜 
"道德代理人"一词是国内环境伦理学界对西方伦理学概念moral agent的翻译,但此译法不妥之处有三:(1)moral agent是西方伦理学的基本术语,是指具有自我意识,能够进行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和道德行为并承担道德责任的道德行为体,...
关键词:道德代理人 道德行为体 道德关怀对象 
“他人是目的”:商品使用价值伦理意义探寻
《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36期193-194,共2页姚晓娜 
商品的使用价值联结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使用、服务关系,使用价值具有社会属性且具有伦理意义,使用价值的伦理关注是"他人"。"他人是目的"是生产使用价值应遵循的伦理原则,为他人生产使用价值需要将他人视为伦理目的。
关键词:使用价值 生产伦理 他人是目的 
现代人地关系的情感培育——从泥土造人神话谈起被引量:1
《中国土地》2009年第12期40-42,共3页姚晓娜 
泥土造人神话是世界各民族神话的经典母题,是原始社会末期经济形态的真实反映,体现了水乳交融的人地关系,表达了先民对土地深深的眷恋之情。现代人地关系的构建,尤其是其中情感培育的环节,也可以从泥土造人神话中获取资源。
关键词:民族神话 人地关系 泥土 培育 情感 经济形态 原始社会 眷恋之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