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红

作品数:10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当代金融家》编辑部更多>>
发文主题:同城化金融发展利率市场化常青产业转型升级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金融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为小企业提供“心”级服务——记中信银行东莞分行服务小企业客户的故事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9期73-75,共3页孙晓红 何谐 
在本刊组织的“中国银行业‘好分行’评选”中,中信银行东莞分行(以下简称“中信东莞”)连续两年获得最高奖项——“经营管理十佳分行”奖。支撑其获奖非常过硬的指标就是他们为小微企业提供的“心”级服务。本刊记者日前对中信东莞...
关键词:企业客户 中信银行 “心” 东莞 服务 小企业 故事 中国银行业 
调校投融资结构失衡不能再等——对话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学院高级研究员张燕玲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9期82-83,共2页孙晓红 
直接融资市场的健康运作必须仰仗良好的外部环境,包括法律监管、生态环境、社会诚信以及金融文化等。目前来看,只有具备相当公信力的政府能够完成这一外部环境建设的任务。
关键词:金融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 结构失衡 研究员 投融资 外部环境建设 张燕 学院 
沈抚:同城化机遇下的金融发展策略银行信贷需要巧实力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8期148-149,共2页孙晓红 
6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指出。金融和实体经济密不可分。金融必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在社会融资仍以信贷融资为主的现状下,银行信贷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如何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如何支持“三农”以及小微企业?如何规避...
关键词:银行信贷 金融发展 巧实力 同城化 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债务风险 实体经济 服务实体 
沈抚:同城化机遇下的金融发展策略银行:差异化竞争提前到来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8期152-153,共2页孙晓红 
利率市场化和金融脱媒时代的真正到来,差异化发展将是银行发展的最佳路径。然而,这一业态已在沈抚同城化建设中出现,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公共服务建设,从企业融资到民生消费,各金融机构根据各自优势,提供着不同的金融服务和产品。
关键词:银行发展 同城化 差异化竞争 金融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利率市场化 差异化发展 金融脱媒 
警惕中国金融体系中的漏洞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8期57-59,共3页孙晓红 
在“钱荒”事件尚未淡出人们视线之际,揭示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漏洞,无疑对利率市场化到来之时中国境内银行做大做强有百益而无一害。这一场史无前例的中国银行间流动性危机,不是“钱荒”,是钱慌一一慌到不择路、慌到不知该往哪里去。
关键词:中国境内 金融体系 利率市场化 流动性危机 银行间 钱荒 淡出 
沈抚:同城化机遇下的金融发展策略同城化不能没有政府引导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8期146-146,共1页孙晓红 
同城化初期,需要政府来进行政策和制度的环境建设。良好的政策和制度建设能够消除障碍、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鼓励创新,从而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加速沈抚同城化的实现。《当代金融家》:作为金融机构从业人员,您觉得接下...
关键词:政府引导 金融发展 同城化 制度建设 环境建设 鼓励创新 实体经济 从业人员 
灰色理论王国中的常青枉——记2013年度刘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中国金融学科终身成就奖”获奖人周升业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7期20-25,共6页孙晓红 
歌德说,“理论永远是灰色的,唯有生命之树是常青的”,周升业正是一棵在灰色理论王国中的常青树。 6月1日,北京春意尚浓。位于海淀区中关村的人民大学世纪馆北大厅内正进行着一场温馨而热烈的颁奖典礼。坐在主席台上的金融学界泰斗...
关键词:中国人民大学 金融学科 终身成就奖 教育基金会 灰色理论 刘鸿儒 国中 获奖人 
为什么要学习德国模式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7期40-43,共4页孙晓红 
国债期货和个股期权的推出有助于构筑平滑合理的国债收益率曲线和完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时机无所谓好坏,坐等最佳时机,反而错失时机。 2012年2月,轰动全球的德意志交易所(Deutsche Boerse.DB1.XE.以下简称“德交所”)与纽约...
关键词:德国模式 金融基础设施建设 国债收益率曲线 学习 衍生产品市场 欧盟委员会 交易所 国债期货 
红利没了,经济如何增长——读《渐行渐远的红利》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7期164-165,共2页孙晓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上半场所依靠的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已经用尽,在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短期内难有起色的情况下,下半场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制度改革。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人口红利 制度改革 资本存量 经济增长 劳动力 
声音:大小环之间的中间环——对话丁志杰
《当代金融家》2013年第6期42-43,共2页孙晓红 屈燕 
金砖五国虽然没有管理和运营一家跨区域开发银行的经验,但可以从世界银行等国际开发银行的经验和教训中去学习。开发银行应把重心放在如何能开发和探索出值得长期投资的项目。在这方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做法可资借鉴。
关键词:中国国家开发银行 对话 声音 世界银行 长期投资 跨区域 经验 国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