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凌

作品数:45被引量:18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辨证论治中医辨证源流考虚劳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四川中医》《古籍整理研究学刊》《中医健康养生》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黄帝内经》急脉、悬脉、坚脉、搏脉和鼓脉释义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5年第3期57-60,76,共5页陈慧娟 张挺 刘奇琦 朱凌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85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3LMJX01)。
从文献考据、字义辨析角度,对《黄帝内经》中急脉、悬脉、坚脉、搏脉和鼓脉加以考释。急脉脉道拘急,与弦脉、紧脉相近,是反映脉管紧张度的脉象,主肝病、寒证、痛证。以悬言脉,既指与常脉大相迥异的脉象,多为真脏脉;又可作为特定脉象,其...
关键词:《黄帝内经》 脉诊 脉名 中医经典 文献研究 
程朱理学对明代医家治学理念影响探析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4年第9期1522-1525,共4页赵慧锦 陈慧娟 张挺 朱凌凌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21&ZD34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85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3LMJX01)。
程朱理学作为明代官方哲学,对有明一代的医家治学理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理学“格致穷理”思想带动医学界探求医理、详察药理,从而促进了辨证施治诊疗观的完善及对药物功效认识的深化。医家受理学博约观影响并借鉴朱熹所创纲目体,编著...
关键词:程朱理学 治学理念 明代医学 
近代中医药期刊视角下的带下病研究——以《杏林医学月报》(1929—1937)为例
《中医药文化》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朱凌凌 陈文炎 袁开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85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3LMJX01)。
以近代中医药期刊《杏林医学月报》为研究主体,旁参《苏州国医杂志》《针灸杂志》《医界春秋》等,通过比较分析,探讨新文化运动时代背景下,中医学界内部受西学东渐思想影响后,带下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及预防方法等变化,勾勒、还原其...
关键词:近代 中医药期刊 《杏林医学月报》 带下 中医科学化 
痛经辨证论治源流考被引量:2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12期75-79,共5页张良 朱晋伟 薄思睿 陈建桦 朱凌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85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项目(23LMJX01);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210268292)。
探究痛经辨证论治的源流。痛经始载于《金匮要略》,汉时治以破血逐瘀之品;隋始强调“风冷”为主要致病因素,“血虚”为病理基础;唐代首倡内外同调;宋代以“气血失和”为病机要点,结合痛经发作时间辨证论治;明代辨证系统化;清代统一病名...
关键词:痛经 经行腹痛 源流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文献研究 
产后发热病源流考被引量:3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3年第7期37-41,共5页冷睿 朱凌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85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2110268271)。
产后发热病始载于《黄帝内经》,及至《金匮要略》,产后发热病的诊治思路已初步形成。隋代《诸病源候论》始将产后发热病病因细分为外感、内伤,后世各家多宗其述。元代朱震亨提出“产后禁用寒苦发表”,并对明清医家影响深远。近代,随着...
关键词:产后发热病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中医药疗法 文献研究 
用中行权致和:简论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方药
《中医文献杂志》2023年第2期60-63,69,共5页包文初 朱凌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医药期刊视角下的民国女性身体观念的嬗变研究”(18YJC85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学术共同体:继承·融合·创新:中医古籍研读团队”(2021SHUTCMTD16);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学术共同体“文献-医学-社会——中医基础理论研究”。
《中庸》首次提出“中和”这一概念,其产生与上古时期人们的生产方式、尚中及尚和的思想有关。中和思想包含“无过无不及”的概念,同时也包含善“权”的观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衡,以求和的境界,从而最终达到“生生”的结果。中和思想...
关键词:中和思想 尚中 尚和  
明代医学类书特点及影响因素探析
《中医文献杂志》2022年第5期19-22,共4页赵慧锦 张挺 朱凌凌 陈慧娟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近代中医药期刊视角下民国女性身体观念的嬗变研究”(18YJC850025)
明代是医学类书的发展完善期,这一时期的医学类书呈现出科目体系渐趋完备、对后世影响深远和编纂方式有所发展的特点。探究医学类书在明代获得长足发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纲目分类法的出现、儒士从医潮的驱动、明代博学思潮的影响、书籍...
关键词:明代 中医类书 纲目分类法 儒医 博学思潮 
谈中和思想之中医学应用被引量:1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年第5期15-16,共2页范晨欣 朱凌凌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近代中医药期刊视角下民国女性身体观念的嬗变研究(项目编号:18YJC850025);上海中医药大学基金项目——上海中医药大学教学学术共同体:继承·融合·创新:中医古籍研读团队(项目编号:2021SHUTCMTD16);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教师学术共同体“文献-医学-社会——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段逸山名师研究室(项目编号:A1-C21-205-0114)。
中和思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对政治、文化、哲学、医学等方面均有显著影响,其中“致中和”的观点对中医学影响深远,指导着人们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食疗观的形成与具体应用。
关键词:中和思想 中医 哲学 健康观 疾病观 
以思维培养为目标的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思政设计被引量:1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年第19期6-8,共3页陈慧娟 朱凌凌 舒适 陈会花 张挺 
上海中医药大学预算内项目(项目编号:2019JX187);上海市中医药事业三年行动计划(项目编号:zy(2018-2020)-cccx-2001-01)。
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中,根据专业、课程、学情特点,确立思维培养的课程思政目标,将理性、客观、整体、中和、辩证思维培养作为课程思政的重点。借鉴香港大学导修课的理念和方法,基于思维培养的具体目标对导修课内容和形式进行设计。在导...
关键词:课程思政 中医基础理论 思维培养 
身心合一:中医独有的情志学说
《中医健康养生》2021年第9期75-77,共3页朱凌凌 袁开惠 
中医整体观念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还在于身与心的统一,由此产生了“情志学说”。七情与身体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中医治疗时也常参考这一点,灵活应用。中医到底是如何理解“身心合一”呢?
关键词:情志学说 中医整体观念 身心合一 中医治疗 七情 灵活应用 人与自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