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贵

作品数:17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主成分分析农艺性状育种杂交大麦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水产科技》《西南农业学报》《高等农业教育》《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重庆市科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等农业院校生态学教学电子化及课程规范化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1
《农业教育研究(西南)》2005年第1期61-64,共4页郑钦玉 杨安贵 丁增富 胡晓梅 张建 
一、建设背景 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强和应用面广的学科。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是分别来自生理学、遗传学、行为学和进化论。由于生态学涉及面广,并已与相关学...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 生态学 研究与实践 课程 规范化 电子化 教学 理论学科 相互渗透 相关学科 
水稻精量节肥防治面源污染高产栽培模式研究被引量: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5年第1期122-124,共3页杨安贵 陈国惠 卫云飞 吴文彬 冯丽 
国家科技部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部分研究内容
采用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水稻栽培精量节肥技术 ,建立了水稻栽培密度、施N量和施P量数字模型 ,该模型寻优结果表明水稻种植密度为 2 0 96 2 8万丛/hm2 、施N素折尿素 379 0 5kg/hm2 、施P素折过磷酸钙4 76 85kg/hm2 时 ,其稻谷...
关键词:水稻 精量节肥技术 面源污染 高产栽培模式 栽培密度 氮肥 磷肥 
玉米精量节肥防治面源污染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被引量:6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第4期145-148,共4页杨安贵 陈国惠 冯丽 吴文彬 卫云飞 
国家科技部项目"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和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专题"区域农田生态系统优化关键技术研究"部分研究内容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组合设计试验研究探索出 1套稳定玉米产量不变而精量节肥防治面源污染高产栽培模式 ,并建立了玉米栽培密度、施N量和施P量的数字模型 ,确定了P肥按穴基肥深施 ,N肥以速效攻穗为主的深施 (10cm以上 )
关键词:高产栽培模式 节肥 玉米 深施 施N量 N肥 二次回归 面源污染 试验研究 化肥 
4PU-30对杂交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及再生芽萌发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第4期75-77,共3页陈国惠 严军 王光明 杨安贵 
重庆市科委项目 ( 1999 5 912 )资助
试验研究 4PU 30对杂交水稻后期叶片衰老及再生芽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稻齐穗 5d喷施 4PU 30可缓解叶片叶绿素分解 ,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降低芮二醛含量和细胞渗透率 ,有效延缓叶片衰老。 4PU 30可提高水稻根系活力 ,促进再生芽...
关键词:再生芽 叶片衰老 杂交水稻 萌发 水稻根系 叶片叶绿素 喷施 细胞 活力 生长 
主成分分析法在教学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10
《高等农业教育》1997年第2期63-66,共4页雷辉俐 董国忠 杨安贵 
以4个班122名学生对26位教师的16项教学评价指标的调查资料,用主成分分析法推导了两个主成分并建立了主成分方程,计算出了26位老、中、青教师及各类课程的评价量化值。结果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可有效地用于教学评价。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教师 教学评价 
四川大豆品种资源的因子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1996年第S1期129-132,共4页徐正华 何丽玫 杨安贵 杜春光 
对68个大豆品种因子分析表明,11个农艺性状可分为受3个主因子控制的性状群。因子1为生育日数及荚数因子;因子2为生产力因子;因子3为株型结构因子。其中,主因子1作用最大,说明四川大豆育种应以选择生育期、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3个性状为主...
关键词:大豆 品种资源 因子分析 四川 
捻转血矛线虫卵与粗纹结节线虫卵发育数学模型异同分析被引量:3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1996年第1期24-29,共6页王道地 杨安贵 艾晓杰 邹光乾 
对捻转血矛线虫卵和粗纹结节线虫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观测了发育至三期幼虫各自所需的历期,以生物学过程需热量公式Y·X=a+bX建立了数学模型,比较了两模型中的主要参数b、a的异同。结果表明这两种线虫卵发育至三期...
关键词:捻转血矛线虫 粗纹结节线虫 数学模型  发育 
捻转血矛线虫卵发育至三期幼虫需热量的线性回归数理统计模型分析
《生物数学学报》1995年第4期105-109,共5页王道地 杨安贵 艾晓杰 邹光乾 
对捻转血矛线虫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观测了发育至第三期幼虫所需的不同历期.由此分析两种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第二种回归模型y'=1977.3940+8.3315x较为适合.此模型能较好地表达温度与发育历期的数理统计关系,所推算的...
关键词:捻转血矛线虫 数学模型 发育起点温度 
四川大豆品种资源的因子分析被引量:12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4期299-302,共4页徐正华 何丽玫 杨安贵 杜春光 
对68个大豆品种因子分析表明,11个农艺性状可分为受3个主因子控制的性状群.即因子1为生育日数及荚数因子;因子2为生产力因子;因子3为株型结构因子.其中,主因子1作用最大,说明四川大豆育种工作应以生育期、单株粒数和单株荚数3个性状的...
关键词:大豆 品种资源 因子分析 
大麦生育期部分双列杂交分析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第2期12-14,共3页何立人 杨安贵 李正玮 余建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以50个大麦品种(系)为试材,用 kempthorne 部分双列杂交法分析各生育期性状和单株产量。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是成熟期、灌浆期、孕穗期、出苗期、抽穗期、单株产量。各品种(系)间的5个生育期和单株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差异显著。
关键词:大麦 育种 双列杂交 配合力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