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锋

作品数:12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藏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墓地考古洞室墓边疆考古中国边疆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藏学学刊》《中国民族》《考古与文物》《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藏早期铁器的年代——以西藏西部为中心被引量:2
《考古与文物》2024年第4期53-62,共10页吕红亮 赵振 李帅 杨锋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藏高原古代人群演化和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编号:2021YFC1523600)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随着西藏考古工作的开展,发现了一批属于西藏地区早期金属时代的重要材料,其中包括较多铁器,为进一步细分西藏地区早期金属时代提供了关键证据。本文以皮央·东嘎墓群为中心,对出土的早期铁器年代进行分析,提出至迟在公元前5世纪...
关键词:西藏考古 早期金属时代 早期铁器时代 皮央·东嘎墓群 
这里与新疆地区来往非常密切 曲踏墓地管见
《中国民族》2023年第4期106-107,共2页杨锋 
发现于2009年7月的曲踏墓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城西郊象泉河南岸,可分为三个区,呈“品”字形分布。当时,筑路工人的推土机挖掘出2座深埋的洞室墓,清理时发现内置方形的箱式木棺、金面具及众多随葬品。2012年,在附近又发现了一座墓葬...
关键词:瓮棺葬 象泉河 考古发掘 墓葬形制 石室墓 洞室墓 西藏阿里地区 墓地 
它何以入选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桑达隆果墓地管见
《中国民族》2023年第4期107-108,共2页杨锋 
桑达隆果墓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沟出口,地处喜马拉雅山脉西段北麓,地势北高南低,属山地半荒漠与荒漠地带。该墓地于2017年12月被首次发现,因墓葬形制及出土遗物体现出独特的考古学文化特征,被国家文物局纳入“考古中国”项目...
关键词:考古新发现 考古学文化 考古发掘 出土遗物 墓葬形制 国家文物局 荒漠地带 喜马拉雅山脉 
中原文化对历代吐蕃赞普陵墓建筑的影响 藏王墓管见
《中国民族》2023年第4期109-110,共2页杨锋 
藏王墓(也称“藏王陵”)是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位于今西藏山南市琼结县境内,1961年被列为西藏自治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在公元前2世纪,吐蕃政权的前身悉补野王国在雅砻河谷内诞生,聂赤为第一任赞普。当到了吐蕃第32代朗日松...
关键词:藏王墓 悉补野 吐蕃赞普 附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藏山南 松赞干布 王室成员 
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果扎墓地和卡基墓地被引量:5
《考古》2022年第12期27-43,F0002,共18页李帅 杨锋 王文波 夏吾卡先 卢引科(图) 范梁思哲(图) 徐海伦(图) 卢素文(摄)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皮央·东嘎遗址群墓葬发掘报告(2018~2020)”(项目编号21BKG032)的阶段性成果;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阿里地区文物局;札达县文物局。
2018年在果扎和卡基墓地清理了5座墓葬,均为带竖穴墓道的洞室墓,采用捡骨二次葬俗,并用动物殉葬,出土陶(泥)器、铁器、铜器、金器、石器、蚀花玛瑙珠等遗物。墓葬的年代为公元1~4世纪,对构建该区域墓葬的年代框架和文化序列,研究西藏西...
关键词:西藏札达县 果扎墓地 卡基墓地 洞室墓 前吐蕃时期 
西藏札达县皮央·东嘎日波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2
《文物》2022年第9期21-35,1,共16页李帅 杨锋 赵振 霍巍 卢素文(摄影) 卢引科(绘图) 范梁思哲(绘图) 卿泉(绘图) 徐海伦(制图) 
国家文物局;西藏自治区文物局;阿里地区文物局;札达县文物局;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皮央·东嘎遗址群墓葬发掘报告”(项目编号:21BKG032)阶段性成果
一概况皮央·东嘎遗址群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嘎村(图一),是西藏西部一处非常重要的综合性遗址群,其内发现有岩画、墓地、遗址、佛教洞窟等不同时代的各类遗存。1999年,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与四川大学首次对该区域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在...
关键词:东嘎 遗址群 佛教洞窟 西藏阿里地区 西藏西部 发掘简报 洞室墓 四川大学 
西藏琼结县青瓦达孜遗址的调查与试掘被引量:1
《考古》2017年第3期50-64,共15页杨锋 李帅 夏吾卡先 强巴次仁 徐承炎霍大清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编号13YJC780003);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藏王陵考古调查资料的综合研究”(编号14JJD780001)的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物考古中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编号11&ZD121)
青瓦达孜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琼结县城北面的青瓦达孜山上,东南面山下为巴雄曲,隔河与藏王陵相对,为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遗址,最低处碉堡中部的地理坐标为东经91°40’49.15”、北纬29°1’49.36”,海拔高程为3855米(图...
关键词:西藏琼结县 青瓦达孜遗址 吐蕃时期建筑 明清时期琼结宗 
西藏琼结县藏王陵1号陵陵垣的试掘被引量:3
《考古》2016年第9期70-76,共7页吕红亮 霍巍 杨锋 何伟 赤烈次仁 强巴次仁 夏吾卡先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文物考古中西藏与中原关系资料的整理与研究(11&ZD121)”;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藏王陵考古调查资料的综合研究(14JJD780001)”资助
一、前言藏王陵是历代吐蕃赞普的陵墓,地处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琼结县境内。陵区东西长约2500、南北宽约1500米,面积约350万平方米。据敦煌古藏文文献等记载,
关键词:西藏琼结县 藏王陵 1号陵 松赞干布陵垣 
跨界对话:青藏高原史前研究新进展
《藏学学刊》2012年第1期1-8,194,共9页杨锋 
首届“青藏高原史前研究国际学术会议”于2011年8月在成都召开。40余位参会中外学者涉及传统考古学、植物考古学、生物学、地质学、生态学、考古测年、古病理学等学科,显示出当代考古学日益突出的学科交叉趋势,也启发从事青藏高原考古...
关键词:青藏高原 史前研究 生业方式 文化互动 史前文化 多学科 新进展 
中国边疆考古的新视野: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综述
《藏学学刊》2007年第1期224-229,共6页杨锋 
2005年11月7日,'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在成都召开。此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以及四川大学、西藏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共同举办,旨在进一步推进边疆考古学纵深发展,促进边疆考古学学界的交流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