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遐义

作品数:8被引量:6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转基因植株玉米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北植物学报》《广东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利用电激法转化小麦幼胚的研究被引量:14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7年第2期103-107,共5页柯遐义 黄粤 石和平 李宝健 
"八六三"高科技资助
利用我们实验室自制的脉冲放电式电激仪HPES-3,我们将合bar基因即PAT酶(phosphinothricinacetyltransferase)基因的pDM302质粒DNA导入了一个春小麦品种(TriticumaestivumL.)“T2003”的幼胚中。经过在含有ppt(phosphinothricin...
关键词:小麦 幼胚 电激 转基因植株 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枪轰击转化获得转基因小麦植株的研究被引量:15
《西北植物学报》1997年第2期142-146,共5页黄粤 柯遐义 李宝健 
"863"高科技项目资助
利用JQ-700型高速基因枪将pDM302质粒DNA上的bar基因即PAT酶(phosphinothricinacetyltransferase)基因导入了冬小麦品种“农大146”的幼胚中。经过在含有phosphinothricin(简称ppt)的选择培养基上筛选,得到了9块具有ppt抗性的愈...
关键词:小麦 BAR基因 基因枪 转基因植株 
玉米幼胚培养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7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1996年第2期23-29,共7页柯遐义 张秀文 石和平 李宝健 
选取10个不同的玉米品种于大田栽种并自花授粉,采其授粉后14~24d的幼胚进行培养,筛选出了5个较易诱导体胚而再生植株的品种.在影响玉米幼胚培养的许多重要因素中,如2,4-D,KT,NAA,6-BA,ZT,ZiP,A...
关键词:玉米 幼胚 组织培养 愈伤组织 体胚发生 植株再生 
影响小麦成熟胚培养的几种因素研究被引量:17
《广东农业科学》1995年第6期12-14,共3页柯遐义 陈春洪 杨芳 李宝健 陈家旺 
选取6个春小麦品种的成熟胚进行培养,着重研究不同基因型、培养基、种子贮藏时间、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时间等对分化的影响。确定了较好的分化培养基,供试品种中,华农400有较好的分化性能;不同基因型的小麦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能力...
关键词:小麦 成熟胚:愈伤组织 分化 
以玉米幼胚为受体的外源基因转化研究被引量:9
《广东农业科学》1995年第2期14-16,共3页柯遐义 张秀文 石和平 陈春洪 李宝健 
国家"863"高科技资助
选用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的甜玉米品种华农超甜42的幼胚作转化受体,以自制的脉冲放电式电激仪HPES3将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并成功地得到了转基因植株。NPTⅡ点滴分...
关键词:玉米 幼胚 基因转化 电激法 
用高速微弹轰击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甜玉米的研究被引量:2
《广东农业科学》1994年第6期11-12,38,共3页张秀文 柯遐义 石和平 陈春洪 丰宝健 
国家"863"高科技攻关项目
利用不至自行研制和设计的高速微弹轰击装置将外源新霉素磷酸转移酶(NPTⅡ)基因和β-葡萄糖苷酸酶(GUS)基因导入甜玉米品种甜1328的幼胚细胞中,经筛选培养20~30天后得到抗G418的抗性愈伤组织。NPTⅡ点滴分...
关键词:甜玉米 高速微弹轰击 外源基因导入 愈伤组织 
应用电激法将外源基因导入小麦的研究被引量:1
《广东农业科学》1993年第5期11-13,共3页陈春洪 张秀文 柯遐义 石和平 李宝健 
建立了以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系统。应用电激仪HPES-3,摸索了适合小麦种胚外源基因转化的电激条件,并以含有潮霉素磷酸转移酶(HPT)基因的质粒 pLCN_(1055)DNA 直接对萌动的小麦种胚进行电激转化,在含有潮霉素(Hm)的小麦愈伤组...
关键词:小麦 基因导入 电激法 
猪精子电激法转移基因研究初报 Ⅰ不同电激条件对猪精子活力和死亡的影响
《畜牧兽医科技》1991年第3期8-13,共6页王建忠 魏平华 彭国良 王祖昆 雷春 石和平 柯遐义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电激法(electroporation),也有译名电脉冲刺激、电场转移基因法等。其基本原理是,生物细胞在外界的高电压,短脉冲电场作用下,细胞膜结构发生变化,使膜产生可逆性的电穿孔。此时若在细胞膜周围放置一定浓度和大小的 DNA 分子,DNA 能在细...
关键词: 电激法 精子活力 转移基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