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春

作品数:1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汉代司隶校尉宗室监察官权力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南都学坛》《边疆经济与文化》《北京教育学院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西汉王国“太仓”行政归属问题考辨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3期139-145,共7页王尔春 
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重点科研基金项目“汉代宗室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20Z003)。
汉初王国无治粟内史,其太仓归属王国内史。在汉朝廷的治粟内史从内史中分离出来而独掌国家财政后,王国太仓才纳入国家财政管理体系,归属治粟内史。归属时间当在吕后统治时期,最早在吕后二年以后。王国太仓的主要负责人从王国选置,在纳...
关键词:西汉王国 太仓行政归属 太仓令 太仓长 
汉代外戚与“异姓”“肺附”“骨肉”关系辨正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23年第5期9-14,共6页王尔春 
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重点科研基金“汉代宗室建构研究”,项目编号:S20Z003。
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汉初外戚称“宗室”,不称“异姓”,且与皇族可以兼称“肺附”“骨肉”。但查诸史料,似有可商之处。汉代外戚不称“宗室”,业已撰文辨正。汉代外戚不能等同同姓,自然是“异姓”。至于其“肺附”“骨肉”之称,也是有其特...
关键词:汉代 外戚 异姓 肺附 骨肉 
“赐姓”与“更姓”——与汉代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现象解析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70-74,共5页王尔春 
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科研博士基金项目"汉代宗室的特权研究"(S2015B09)
在汉代,与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皇帝利用皇权赐予臣民以皇家姓氏;二是宗室诸刘自愿或非自愿放弃皇家姓氏而改以他姓。但不论哪种情况,都应与皇权消长、宗室地位升降息息相关。对汉代与宗室相关的姓氏变动现象进行...
关键词:汉代 宗室 赐姓 更姓 
汉代宗室的“世代规模”考被引量:2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73-77,共5页王尔春 
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博士基金项目"汉代宗室的特权研究"(S2015B09)
汉代宗室涵盖所有的皇室成员,世代规模可以说是无限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汉代宗室内部毫无区别,他们以在位皇帝以及蕃诸侯为中心划定五服范围,五服内的宗室才拥有属籍,五服外的宗室没有属籍;有属籍的宗室才有特殊待遇,无属籍的宗室其特殊...
关键词:汉代 宗室 世代规模 
汉代国家对宗室封君经济生活的防范与限制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第5期76-81,共6页王尔春 
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度人文社会科学校内博士基金项目"汉代宗室的特权研究"(S2015B09)
汉代国家在经济生活中对宗室封君的防范和限制,史料记载比较分散,但若结合汉代国家给予他们的食邑和赏赐来看,这种防范和限制的着眼点显然不在剥夺封君的经济权益上,而是从政治角度出发,削除由经济权益可能带来的政治威胁。即便是堂而...
关键词:汉代 宗室封君 经济生活 “禁马出关” “推恩令” 
汉代司隶校尉选拔标准的量化分析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7年第3期13-19,共7页王尔春 
2014年度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计划内计划重点项目"汉代司隶校尉的监察区域及其权力演变";项目编号:S2014Z02
汉代司隶校尉的选拔标准主要有两条:功劳标准和"材器标准"。到了东汉有所变化,出现原三公转任司隶校尉的特殊情况,而且个人声誉成为司隶校尉选拔过程中极为看重的一点。在以人治为主的汉代社会,司隶校尉的这种选拔标准相对于预期目的来...
关键词:汉代 司隶校尉 选拔标准 声誉 
汉代司隶校尉的监察区域及其权力演变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1期7-10,共4页王尔春 
2014年度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计划内计划重点项目"汉代司隶校尉的监察区域及其权力演变";项目编号:S2014Z02
司隶校尉是汉代国家的监察官,集中央监察与地方监察于一身,集监察权、治安权、领兵权、议政权、荐举权、社会事务管理权于一身,权大位重。但是这些权限不是初设即有的,而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其监察的地域范围也经历了一个...
关键词:汉代 司隶校尉 监察区域 权力演变 
汉代外戚不称“宗室”考被引量:2
《黑龙江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149-150,共2页王尔春 
牟润孙先生曾撰文提出汉代"外戚称宗室"的观点,刘增贵先生的著作则提出了反对意见。两相比照,刘说为是,只是其论证略欠充分。通过逐条分析牟文所据史料,并参考《史记》《汉书》中外戚与宗室对举之记载,可以肯定汉代外戚不称"宗室"。
关键词:汉代 外戚 宗室 
汉代“宗室”是否“上下通称”考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150-151,共2页王尔春 
顾炎武的《日知录》中有“上下通称”条,其中就谈到“今人以皇族称为宗室,考之于古不尽然,凡人之同宗者即相谓曰宗室。”这是“宗室上下通称”说的开端。此说是否适于两汉,顾氏并没有给出直接答案,而从顾氏所列材料看,既有两汉之...
关键词:宗室 通称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两汉时期 汉代 《日知录》 春秋时期 顾炎武 
司隶校尉在汉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与影响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3期353-356,共4页王尔春 
河北师范大学校内科研基金项目(W2009Q05)
司隶校尉在汉代国家经济生活中的职能主要体现在禁奢禁贪、维持京畿治安、关注国计民生等方面,而这些职能是与其监察权限息息相关的,但又远非其监察权限所能涵盖得了的,所以我们在注意其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其中潜在的弊端。
关键词:司隶校尉 汉代 经济 职能 影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